廣州投近百億建7大垃圾焚燒廠
廣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昨日召開。提交審議的推進城市廢棄物處置利用相關實施方案透露,廣州計劃最遲在2018年建成7大垃圾焚燒項目,分布白云、蘿崗、番禺、增城、花都、從化等地,總投資高達近百億。其中,將在廣州東部建成全市最大規模資源熱力電廠,總征地面積高達200萬平方米,相當于四分之三個亞運城。
廣州市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提出,要研究建立廢棄物處置利用的公眾參與機制,擴大公眾知情權,消除公眾對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疑慮和恐慌。
焦點一: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將提至2.1萬噸
實施方案提到,廣州將力爭在2015年底前形成生活垃圾處理以分類、回收減量和無害化焚燒為主,填埋和生化處理為輔的體系。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古石陽在相關報告中表示,實施方案對廣州市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統一更名,并對部分設施規模進行調整,日處理能力由原先1.7萬噸提升到2.1萬噸。
會議材料顯示,除了原有的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即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廣州還將在未來三年內新建6個垃圾焚燒項目,分布白云、蘿崗、番禺、增城、花都、從化等地,并且最遲在2018年完成二期建設,預計總投資高達99.5億元,預征面積達到285萬平方米。
其中,原番禺(南沙)垃圾焚燒發電廠改名為廣州第四資源熱力電廠,建設年限為2014年至2016年。據悉,廣州原計劃在番禺和南沙分建兩個垃圾焚燒廠,如今合并在一起。
廣州東部固體資源再生中心焚燒發電項目則改名為廣州第三資源熱力電廠,整個中心用地高達200萬平方米,是所有資源熱力電廠占地面積最大。這一超大型熱力電廠用地,相當于廣州亞運城(263萬平方米)用地面積的四分之三。
記者從廣州市城管委了解到,新建的6大資源熱力電廠將在今年內完成選址。
焦點二:明年賓館酒店禁一次性日用品
實施方案透露了廣州在垃圾處理利用方面即將出臺的新政策。
今年,廣州將倡導賓館酒店逐步取消一次性日用品,到明年強制取消賓館酒店的一次性日用品。
對于再生資源,廣州中心城區將逐步推行“定時定點”物流式專業回收,解決中心城區不適宜設置回收站點的問題。
今年年底前,廣州將在十二個區、縣級市全面推開垃圾分類,到明年年底,全市城鄉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今年,各區、縣級市要建設1至2各有害垃圾臨時貯存庫,實現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壓縮處理,餐廚垃圾必須日產日清,其他垃圾可以逐步實現“一周兩清”。
今年年底,各區、縣級市要建成1至2個餐廚垃圾處理示范站,鼓勵學校、賓館和機團單位食堂安裝餐飲垃圾處理建議設施,就地實現餐飲垃圾資源化。
焦點三:兩年新建4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按照實施方案,從今年起,一大批垃圾處理的相關項目建設將提上議事日程。其中,廣州市城管委打算在兩年內新建4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今年將開工建設李坑綜合處理廠,其處理對象為生活垃圾,處理規模1000噸/日,預計總投資3.2億元,征地3.6萬平方米。
——明年,將建成廣州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即原慶豐餐廚垃圾處理廠項目,采用高溫好氧發酵技術處理餐飲垃圾,處理規模300噸/日,預計總投資0.974億元,政府投資企業化營運,選址待定。
——明年建成鐘落潭循環經濟示范園,處理對象為餐飲垃圾,廢油脂轉化成生物柴油,廢飯菜轉化成飼料添加劑和有機肥,處理規模200噸/日,完全市場化模式。
——明年建成興豐填埋一場共生園,處理對象為混合垃圾,采用分選、物質回收、廚余垃圾生化處理技術線路,處理規模1000噸/日,政府征地企業“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
焦點四:建筑垃圾消納場容量達兩千萬立方米
成堆的磚塊、廢棄的水泥袋、破損的瓷磚、混雜的沙石……這些建筑垃圾今年將有新去處。今年,廣州將建成總容量2000萬立方米的建筑廢棄物臨時消納場,啟動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永久消納場建設前期工作。
2014年,廣州建筑廢棄物臨時消納場總容量將提高到4000萬立方米,建成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永久消納場和1個至3個中轉碼頭。
廣州還將籌建園林綠色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中心,爭取2015年一期工程建成投產,處理規模3萬噸/年,處理園林管護枝葉。
實施方案還提出,今年,將完成廣東生活無害化處置中心升級改造,處理規模達到0.9萬噸/年,同時建成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該中心位于白云區,預計總投資2.55億元,占地33.3萬平方米。
焦點五:人口增長 垃圾處理經費要增加
實施方案透露,廣州將逐年加大對垃圾處理等方面的資金投入。每年市、區(縣級市)各級財政投入城市廢棄物處理有關領域的城市維護經費,要結合建成區區域擴張和人口增長幅度等因素作相應增加,以滿足城市管理合和發展的需要。
廢棄物處置項目還將實行主體以投融資為主、財政支持與引導為輔。鼓勵社會資金通過獨資、合資、合作,以股份制、BOT、公私合營等形式投資城市廢棄物處置利用產業。這也就意味著,此前垃圾焚燒發電廠被國企壟斷投資經營的局面將在未來得到改變。
廣州還用2年至3年時間,開發和開放面向垃圾排放者的垃圾分類收集企業——廢棄物排放者服務市場,改變目前單一的國有企業BO(建設——擁有)的項目投融資模式,吸收社會力量參與。
實施方案還提出,廣州將執行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辦法和相關政策法規明確的獎懲辦法,利用經濟手段引導、激勵廢棄物和適當處理,懲戒不可持續生產與消費,懲戒不適當垃圾處理行為。
建議:將垃圾處理列入干部政績考核
廣州市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躍昨日在審議意見報告中提出,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把推進城市廢棄物處置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作為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列入各級領導干部工作目標和政績考核體系,對推進廢棄物處理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問責。
陳躍表示,廣州要統籌安排城市廢棄物收集、處置設施的布局、用地和規模,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同時,落實用地保障,將基礎設施用地納入城市黃線管理,禁止擅自占用或改變土地用途,保證規劃建設的項目真正實現落地。
他還表示,要研究建立廢棄物處置利用的公眾參與機制,擴大公眾知情權,消除公眾對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疑慮和恐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