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利用RFID等物聯網技術監管危險廢物
日前,上海市崇明縣環保部門為持之以恒地推進本縣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崇明縣2012-2014年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即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已編制完成,并經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正式啟動實施。
2000年以來,崇明縣滾動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生態建設取得較大突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基本形成了污水、固廢、廢氣治理等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和城鎮綠化格局,環境水平與質量不斷提升。
崇明縣環保局局長張彪向記者介紹,此次實施的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將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凸顯“注重污染減排、注重促進結構調整、注重強化環境風險防控、注重解決市民關心的環境問題”四大任務內涵。其中,新加入環保行動計劃中的“飲用水安全保障”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就是將項目轉化為群眾能直接感受到的環境保護工作之一。
在“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本縣將開展集RFID(電子標簽)、GPS(全球定位系統)、GPRS(通用分組無線服務)、視頻監控等技術于一體的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轉運及處置信息化監管系統建設,實現系統平臺的通用性和可擴展性,實現與其它業務子系統的數據共享、業務互通,建立數據匯聚共享中心,為整個危險廢物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期間,本縣還將建設一座年處理能力6000噸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廠,并配套建設一個容積為9000噸的危險廢物燒結殘留物專區填埋庫。
“群眾的期盼,正是環境環保工作不竭的動力。”張彪表示,崇明生態島建設不斷推進,市民對于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崇明環境保護工作。在此次行動計劃實施期間,縣環保部門作為此項工作的牽頭部門,堅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嚴格執行環境問題“一票否決”制,進一步完善以預防為主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構建環境風險預防、預警、應急管理體系,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的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各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以實際工作能力,完善環境風險控制體系、突發污染事故應急體系,提升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的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