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空氣污染治理
更新時間:2012-08-27 09:52
來源:環球企業家
作者:
閱讀:1206
“中國人從來沒有如此真正關心過環境問題,全民第一次真正地把環境問題與個人的生存和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是環保人士多年推動想要實現卻沒有達到的效果。”北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世秋告訴《環球企業?家》。
據美國駐華使館通過Twitter賬戶“@BeijingAir”發布的北京空氣質量信息顯示,在12月4日晚,北京PM2.5的監測數據為522,超過了最高污染指數500.Twitter上描述北京空氣質量為“Crazy bad(糟糕透頂)”.
過去,中國官方從未公布過PM2.5的指標,所采用的空氣質量監測指標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含量。與PM10(顆粒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相比,PM2.5(顆粒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由于顆粒更小、主要以氣態存在,進入人體內部更深,會對人體危害更大。
11月17日,環保部向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意見,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指標,新標準擬于2016年全面實施。征求意見稿將PM2.5的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過渡期第一階段目標值相同。
“可能要投入數千億,才能夠讓中國城市的PM2.5數值與西方國家相同。”國能中電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環保部燃煤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工程中心副主任白云峰在今年的“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上說。
最關鍵是從大氣污染源頭進行治理。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污染源治理由易到難分別是:建筑揚塵、工業、城市交通。
馬軍認為,只要加強管理,建筑揚塵的問題是很好解決的。工業領域的污染雖然影響最大,但比較集中、源頭清楚,也好治理。最難的是城市交通,每個城市都有數以百萬計的移動污染源-汽車。
張世秋介紹,中國很多環境政策都是針對工業企業。環保部在今年9月21日發布了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大幅收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排放限值,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非常嚴厲的標準,比”十一五“期間的標準嚴格得多。”白云峰說。
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工業領域將是這場大氣污染治理中最容易有商業機會的領域。
中國發電量中將近80%是火電,全國每年用掉32億噸煤,占到全世界耗煤量的一半,因此火電產生的粉塵危害遠比其他各國嚴重。但中國能源結構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解決方案只能是治理。從火電角度出發,治理大氣污染主要有三個途徑:脫硫、脫硝、微粒治理。
按照環保部新修訂的排放標準,未來五年脫硫市場將有超過700億的市場容量。現脫硫機組約占全部火電機組的70%,平均每年新增5000萬千瓦脫硫機組,每千瓦造價約120元,“十二五”期間新增脫硫機組市場容量達300億。中國現在約5億千瓦的脫硫機組,其中35%需要進行改造,改造造價為每千瓦85元,脫硫改造市場有149億的空間。5億千瓦脫硫機組,其中25%的機組需要進行運維服務,機組每年運行5000小時,每小時運維費用為1分錢,則“十二五”期間脫硫運維市場達312.5億。
新增、改造、運營維護的投入加起來,“十二五”期間脫硫市場容量為761.5億。脫硫行業前三大企業為國電龍源、博奇電力、凱迪電力(000939,股吧),分別占11%、8%、7%的市場份額,將在這一輪大氣污染治理脫硫業務中獲益。
12月1日,發改委提出在部分省市開展脫硝電價試點,電價標準暫按每千瓦時0.8分錢。隨著脫硝電價的確定和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到2015年,7億火電機組中50%都要安裝脫硝裝置,每千瓦造價為90元,“十二五”期間脫硝市場達315?億。
上述脫硫領域中的環保企業都在開展脫硝業務,但脫硝行業的生力軍卻是鍋爐企業。比如東方鍋爐廠、哈爾濱鍋爐廠、上海鍋爐廠、北京鍋爐廠旗下做脫硝的公司。非鍋爐企業安裝脫硝設備需要重新架鋼架,如果在鍋爐生產中直接安裝脫硝裝置,不用搭鋼架,可以節省鋼材成本,頗具競爭優勢。現在鍋爐企業已經占據了脫硝市場40%的市場份額,白云峰認為,這些鍋爐企業市場占比還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微粒治理方面,若要PM10達標,原來火電廠的電除塵器很難滿足要求,需要逐漸改用布袋除塵器才能滿足要求。預計“十二五”期間,火電廠用的布袋除塵器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00億。
火電廠作為工業領域大氣污染的最大排放源,治理投入就已超過一千億。還不包括鋼鐵等其他工業領域的大氣污染排放治理。
在城市交通領域,張世秋認為治理手段可以是增加機動車的運行成本,以征收燃油稅或排污費的方式進行。“每一個公民都想想,你給公共資源帶來危害之后,你是不是需要承擔責任?企業排污收費,個人排污也是要收費的。”張世秋說。張希望通過機動車出行成本的提高,來改善民眾的行為習慣。
白云峰則認為,更直接的方式則是提高汽車的尾氣排放標準,標準提高后再通過汽油品質的提高和汽車發動機性能提高來解決。現在中國汽油的碳顆粒含量和含鉛量,仍高于國際標準。
綜合來看,政府目標和標準的制定至關重要。張世秋認為政府制定目標的原則應該是“技術上可行,財務上可接受”.
馬軍所在的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正試圖通過民間的力量來推動污染治理,該機構正在把較大的污染源的地點標注到電子地圖上,是否違規操作、每個污染源的排放量等信息都會在該電子地圖上顯示。信息公開后,會形成社會、公眾的壓力,由此推動減?排。
“這是一個政府、公眾、企業都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張世秋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