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企業偷偷把高危污染物遺棄武寧泉口
七十萬人飲用水險些成毒水
政府強勢介入,責令企業把污染物連同泥土一起運走
幾百個塑料桶橫七豎八地隨意堆在路邊上的草地上,周圍的草木都已經枯黃,塑料桶里不時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而在這堆塑料桶不遠處有一條河,這條河是湖北省富河的源頭,同時承載著武寧泉口鎮樓下村與湖北省陽新縣70多萬人的飲用水。
眼前的景象讓已年近70歲的柯老大吃一驚,贛鄂交界的武寧泉口鎮樓下村村民都十分擔憂,“水有沒有被污染?”,“這些污染物對人體會有什么危害?”……
1幾百桶“毒藥”被“棄”贛鄂交界處
8月29日,記者趕到泉口鎮時,現場已經被省、市、縣各級環保部門進行了初步處理。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天,但是泉口鎮樓下村的主任周平成還顯得心有余悸。“還好發現得早,處理得及時,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回憶起那天的事情,周平成告訴記者,今年快70歲的柯老在前些年就定居湖北陽新的一個村,但是8月14日下午,柯老突然找到他,“他告訴我,說他在棗源自然村附近看到了好幾百桶毒藥,不知道是誰放在那里的。”
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周平成嚇了一大跳,立刻趕到了柯老所說的地方。“趕到現場我就看到,幾百個綠色的塑料桶,被隨意地丟在路邊,其中還有幾個桶破了,連生命力十分頑強的包茅草(音譯)都死了,氣味十分難聞。”
“這些塑料桶與道路另外一邊的河流隔得很近,我不知道這水有沒有受到污染,所以當天傍晚就向泉口鎮政府報告了這件事。”
接到匯報的泉口鎮鎮政府當即就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武寧縣環保局和公安局,由縣環保局逐一上報,并將情況發函給了陽新縣環保局。
“那幾天整個鄉政府的人都到現場去了,只留我一個人看守著。”泉口鎮辦公室葉主任告訴記者,這些污染物在江西沒有辦法處理。
這些污染物到底是什么呢?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其實是廢棄的氯硅烷(氯硅烷是硅外延片生產過程中的硅源及制備有機氯硅烷的原料),屬于工廠使用完的工業廢棄物。
2污染物來源鎖定江蘇某企業
據了解,氯硅烷有刺鼻氣味,吸入、食入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濺在皮膚上,可引起壞死、潰瘍,長期不愈,對人的身體會造成極大危害。而在現場發現的這批氯硅烷竟有518桶,共計100多噸。
到底該怎么處理,這些廢棄的氯硅烷該運到哪里去?這些問題像座大山一樣壓在每一個人心里,“只要下雨或者搬運不當都會產生泄漏,到時候后果不堪設想。”
“由于短期沒有辦法運走,我們只好設置隔離帶和警示牌,安排人手24小時看守,隨時對土壤和水質進行監測,并用塑料布對廢物桶進行覆蓋,以防造成二次污染。”九江市環保局監察支隊沈主任告訴記者。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從武寧縣公安局傳來的一個消息,讓大家松了一口氣。
8月16日,武寧縣公安局在316國道武寧段,攔下了兩輛車,車上裝了100多桶污染物,而這些污染物與在泉口鎮樓下村發現的一樣。
據司機交代,這些工業廢棄的氯硅烷來自江蘇一家企業,被丟棄在樓下村的塑料桶也是他們所為。“因為處理這些廢棄的氯硅烷需要一筆不菲的開支,所以該企業就找了一家中介公司處理。恰好中介公司的一名員工是陽新人,考慮到這邊深山人不知,就決定把污染物丟棄在山溝里。”
3污染物已被運回,國家環保部接手處理
得知污染物來源之后,武寧縣政府立刻組織人員前往江蘇協商,要求該企業盡快派遣專業團隊前來清理,以免給當地造成污染。
8月26日下午,518桶廢棄的氯硅烷與被污染的渣土全部由該企業運回處理。
“中央環保部、省環保廳、市環保局,縣里的領導都在這邊,每天都檢查水質,是不是這東西污染真的很嚴重?那些東西是被拖走了,以后還會不會受到影響?”周平成十分擔憂,雖然事發地點距離現在的樓下村最近的居民還有1里多路,但是他們的飲用水源流經這里。
“有這些顧慮也是正常的,但是這次亂扔工業危險廢物的事情,由于發現得早,處理得及時,基本上已不構成危害了。”沈主任說,該企業將這些污染物運回江蘇時,受污染的土也一并被挖走,同時在土里埋上石灰中和酸性,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為了進一步確定水質是否受到污染,我們一直在現場,每天進行一次水質抽樣檢測,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同時,這件事情已由國家環保部接手處理,如何處罰這家企業的行為,還要進一步等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