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河入渭口將建人工濕地改善水質
濕地一向被稱為“地球之腎”。昨日,記者從西安市環保局獲悉,為了有效改善皂河的污染,皂河入渭口人工濕地將于明年建成,建成后可日處理皂河污水7萬噸,并對市民開放。
記者看到,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河床上,已經長出了滿眼的綠芽,尖尖的蘆葦、香蒲破土而出,還有已經長成一人多高的蘆葦隨風飄蕩,不遠處的勞動者們辛勤地勞作著。在田間,隨著車輛駛過,一只白鷺盤旋而起,看來鳥兒也把這里當成了“天堂”,一個濕地生態系統,在這里已經漸成雛形。
據了解,皂河人工濕地位于皂河入渭口河灘地,建設項目總面積1200畝,目前已完成了東側900多畝的蘆葦以及香蒲的種植,明年5月份可全部完工。項目采用人為因素形成的濕地,利用植物發達的根系“吃掉”污水的有害物質,屬于一種生態治理污水的方法。與一般人工濕地不同,皂河人工濕地底層設有防滲設施,處理過的污水將全部排入渭河。相比于一般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用電量低、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真正做到對污水的環保處理。
西安市環保局副巡視員李聯盟表示,皂河近年污染較嚴重,COD值達到150,皂河人工濕地建成后,可日處理皂河污水7萬噸,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達到50%,其中COD可降到50以下,有效改善皂河入渭水質,降低渭河干流污染物負荷,削減有機物和氨氮的排放總量。
據悉,待皂河水質總體好轉后,千畝蘆葦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屆時西安市民又多了一個節假日可游覽的生態景觀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