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從“新”入手 以“新”為本
2013年第一季度,省會西安交出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讓人揪心。1月份,西安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4天;2月份為1天;3月份為0天,環境污染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鐘。4月5日,記者走進第17屆西洽會陜西環保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會,在這場由國家環保部、陜西省政府主辦,陜西省環保廳承辦的推介會上,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新理念——GDP含金量為環保定位
2012年,陜西省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再次上升一位,名列第16位。今年年初,中國經濟研究院通過為期3個月計算得出全國各省份的單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即“GDP含金量”。數據顯示,陜西排在全國倒數第5。海南、云南的GDP總量雖然靠后,但是GDP含金量卻分列第5位和第7位。一方面是突飛猛進的GDP,另一方面是排名落后的GDP含金量,這樣的巨大反差,源于人均GDP里有很多犧牲的成分,其中,環境污染是重要一環。4月5日,陜西省環保廳總工郝彥偉在推介會上告訴記者,陜西省的產業結構工業比重過大,在工業中,對環境污染較大的能源化工產業又占據主要地位。這種工業結構,導致陜西所產生的主要污染物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確定的13個大型污染區域中,關中地區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建設美麗陜西無法回避的現實。
新舉措——從共“識”到共“做”
面對大氣污染的嚴重性和緊迫性,3月29日,陜西省召開大氣污染治理專題會議,拉網式排查、人大立法、污染治理綜合方案和應急方案、嚴格產業政策、氣化陜西等一系列治理灰霾的新舉措提上日程。4月1日,西安市在燃煤鍋爐拆改現場會上明確任務,今年完成450臺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拆改任務。
環保有了共識,關鍵在于動起來,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做起。記者的一位朋友前年把私家車改了氣,但是苦于沒有政策支持,每年車輛年檢,又不得不把車輛的燃氣系統拆卸下來。
如今政策鼓勵私家車油改氣,這位朋友儼然成為環保先行者。郝彥偉告訴記者,在清明前,省環保廳重新設計各個地市的環保考核指標,重點加強對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標的考量。省發改委將對“十二五”規劃進行重新審視,林業廳將推進西安三環內的綠化帶建設,西安將對周邊200公里范圍內的污染源進行全部排查,所有的污染企業都將從城區搬遷。今年年底在關中地區推行國Ⅳ燃油,逐步淘汰黃標車輛。
新技術——破解環保難題的關鍵
環保問題破解的關鍵,是需要環保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支撐。在當天的推介會上,寶雞海浪鍋爐董事長張勤福就帶來了分散式集中供熱法。他說,水蒸氣是大氣污染一個主要因素,可是過去大家對此認識不到,比如電廠過度脫硫,就會排放大量的水蒸氣,為霧霾創造條件。如何把這些水收回來,他們已經有了成果。
餐廚垃圾是一個巨大的污染源,焚燒易產生致癌物,填埋易二次污染,堆肥易產生病菌,用于飼料則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怎么辦?大明普威公司的總工閆燕在推介會上給出了答案,他用減量化、油水分離、特種昆蟲養殖、生化分解等綜合治理,達到了餐廚垃圾高效、高速、低成本的治理。
在當天的推介會上,深圳的中興公司帶來了園區環境檢測及預警系統,榆林環保公司帶來了氨法脫硫、快速污水處理等技術。在推介會外,本次西洽會還設置了250個展位的節能環保館,展示推介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技術和新產品,宣傳低碳經濟,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不論從何而來,不論從哪入手,大家目標一致,環保人人有責。通過實踐,前來推介的企業也都在推動環保的同時產生了效益,用實事印證著綠色GDP。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