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家:PM0.5近期難列入監測項目
更新時間:2013-10-31 06:19
來源:沈陽晚報
作者:
閱讀:961
日前,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聲稱,直徑小于等于0.5微米的顆粒物(PM0.5)約占空氣數量濃度的90%,很可能在肺泡里擴散、沉積,進入心血管系統引起疾病,甚至干擾人體神經系統的平衡。研究人員建議學習加拿大等國家的防治經驗,將現行的空氣質量指數(AQI)改為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QHI),通過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聯指數,指導百姓的健康行為。
那么PM0.5的主要來源是什么?沈陽目前是否可以監測PM0.5?AQHI又是什么呢?
實驗室課題組研究人員認為,汽車尾氣,主要是柴油機尾氣排放的黑炭顆粒物,以及硫酸鹽、硝酸鹽等二次污染物都是PM0.5的來源。值得一提的是,香煙的煙氣顆粒多屬于PM0.5。沈陽市環保專家認為,PM0.5尚屬學術探討范圍,近期列入監測項目不太現實。目前,按照國家要求,我市監測的最小顆粒物為PM2.5。
而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QHI)為加拿大首創,反映多種空氣污染物的綜合健康危害,對不同健康狀況的人有不同提示。涵蓋的污染物包括地面臭氧、顆粒物(PM2.5/PM10)和二氧化氮。空氣質量健康指數分為四個等級,即:1-3低健康風險,4-6中健康風險,7-10高健康風險,10+極高健康風險。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劉宏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