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材料:生態血液中的“綠色細胞”
2012年國務院印發的《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要求印染行業2015年相比2010年,化學需氧量下降10%,氨氮排放總量下降1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從1.034噸標煤下降到0.869噸標煤,下降16%。這一束縛性政策表明,印染行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國家節能減排的強制要求。
海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紡織材料開發、纖維生產和新產品推廣為一體的現代化化纖企業,公司專注于高科技生物及紡織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為國內外服裝面料品牌提供各種優質生物差別化原料。海興材料總經理張連京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綠色生產’并非只是印染企業的命題,海興要想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生物質紡織材料的引領者,公司發展的每個環節就都要堅決貫徹節能減排的行業方針。”
綠色產品
全球經濟危機的后續影響導致紡織行業陷入困境,原料的稀缺是造成紡織業同質化和產能嚴重過剩的主要原因,各國都在紛紛尋找最佳的原料解決方案。生物原材料代替石油進入化工企業價值增鏈的最前端,成功地進入到化工原材料領域并成為一種趨勢,許多國家、公司和研究機構都積極開展對可替代石油生物原材料的研究。
據張連京介紹,海興材料開發、生產的產品新型生物質PTT復合彈力短纖維——舒彈絲最能體現公司的“綠色生產”主題,舒彈絲產品的主要原料是美國杜邦公司的SoronaPTT。
據了解,SoronaPTT是美國杜邦公司為擺脫傳統化纖產品對石油資源的依賴,經過半個多世紀研究而開發出的一種生物質材料,它突破性地實現了將植物淀粉變成纖維和服裝的革命性轉變,成為將材料科學與生物科學相結合的一個成功范例。SoronaPTT及其加工產品的出現,對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對石油等不可再生的稀有自然資源的依賴、促進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張連京告訴記者,“SoronaPTT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生物發酵法方法來生產1.3-PDO,通過一種微生物使植物淀粉葡萄糖發酵直接制得1.3-PDO,進而生產SoronaPTT,相比以前以乙烯做原料的環氧乙烷化學反應法,節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石化資源,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過程清潔環保,對環境無污染,非常符合二十一世紀人類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SoronaPTT作為生物質產品,已分別獲得美國農業部USDA生物質產品認證以及日本、歐盟等相關國家、機構的生物質產品認證。
據悉,海興材料的舒彈絲有37%的原料來自于非石油可再生資源,因此能減少對石油資源的石化原料的依賴度。在生產過程中,節省了30%的能量消耗,減少了63%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并且,舒彈絲是一種熱塑性聚合物,可作回收利用,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綠色生產
“綠色”的生產環節是成就“綠色”產品最起碼的基礎。就這一點來說,海興材料確實把節能減排做到了家,細化到了每個生產環節。
在宏觀把控方面,海興材料專門成立了安全環境生產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公司總經理親自擔任,各部門一把手為環境安全生產辦公室成員,并設立了兩名專職環境安全管理人員。環安辦公室負責制定公司長期以及年度環境目標,并對目前的實施過程、實施效果、改善方案等工作進行全面管理和監督。張連京說,海興材料每年投入環境改善經費在50萬元以上,用于進行生產設備、作業環境、生活設施等改造改善。
在項目建設中,為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過程對環境產生的污染,海興材料在水煤漿鍋爐與天然氣鍋爐之間,毅然選擇了投入大、運行成本高但對環境污染小的天然氣鍋爐,作為公司2.0MPa蒸汽用能的生產裝置。
在生產線設計以及中試開發研究中,通過不斷的改進摸索,對生產線中95%以上的高能效三相電機采用了變頻自動控制,可根據生產過程的每一個變化,及時調整電機的負荷輸出,減少無功功率的消耗,有效降低了電能消耗。
此外,海興材料還對兩套原料干燥循環風機系統進行了風量變頻自動控制系統改造,使兩臺55KW的循環風機用電量從原來每小時約100度減少到72度,每年可減少用電量22.18萬度,節約電費15.97萬元。根據公司所在地溫度隨季節性變化的情況,海興材料對環吹風空調制冷管道系統,后牽伸線浸油槽、水浴槽、牽伸機等熱水冷卻管道系統,分別進行了改造,改造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可不再啟用制冷機組,5個月中每天可降低用電量約60度,共可節約電費15.55萬元。
海興材料還通過對生產線設備水系統管道、閥門的跑、冒、滴、漏現場的整改,對冷卻水系統的鹽含量濃縮倍數進行嚴格管理控制,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量。同時,海興材料充分利用廢水回收,將純水生產裝置所產生的濃水收集后作為沖廁用水,進一步減少自來水用量,截至今年10月,噸產品自來水使用量同比減少了1.85噸,全年可減少自來水使用量14800噸,可節約水費3.98萬元。
在海興材料,節能減排講究從設備與工藝上雙管齊下。除了設備的改造之外,海興材料在生產工藝上也下足了工夫。
在純水生產工藝過程中,海興材料采用了最新的反滲透膜技術水處理工藝,可有效降低產生的廢水水量以及廢水品質。同時海興材料投資了中水回用系統,可將反滲透產生的中水用于沖洗廁所以及綠化用水,進一步降低了廢水排放量。
為進一步減少廢氣排放,經過不斷的試驗研究,海興材料成功地實現了舒彈絲低溫牽伸定型生產工藝,將原生產裝置使用的蒸汽能源壓力等級從2.0MPa降低到了0.6MPa。海興引進工業區集中供熱鴻山熱電廠所提供的低壓蒸汽,不但可以完全消除公司燃氣鍋爐廢氣的排放量,提高所在地區熱力能源綜合利用率,也使公司的蒸汽用能成本大幅下降。改造前,公司的蒸汽生產成本每噸336元,改造后,每噸180元,成本降低了46%,每年可為公司節省蒸汽費用124.8萬元。
綠色規劃
聊起海興材料日后節能減排的規劃,張連京的回答充分表現出了一個管理者條分縷析的邏輯思維。
“首先,海興材料會認真學習同行業先進企業的節能、減排經驗,到開展節能減排先進模范企業進行學習交流,邀請行業先進企業介紹節能降耗的經驗和技術改造取得的成果。”張連京希望通過企業間相互交流和學習,結合本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做好規劃綱要和年度目標,適時淘汰落后設備,激勵調動各生產部門和一切有利于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的積極性,明確專職人員抓落實。
“其次,對環保部門不僅不能躲,反而要主動聯系,請環保部門對公司的治污減排給予指導和監管,推進落實減排技術措施,規范節能減排技術標準。”解決生產工作中的重點問題,進一步完善企業部門各工藝之間的協調機制,加強生產工作的相互協調和組織領導。
“同時,現場管理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陣地。”從現場管理著手,每一個生產環節上加強物耗、能耗臺賬登記制度,對生產班組實行考核與效益、工資掛鉤。同時,著重確保生產線安全,做到連續運行,減少停工檢修損失,積極探索改進工藝,杜絕跑冒滴漏現象,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依靠先進技術節能減污增效,注重源頭控制,重視工序節能,不斷完善計量設施,初步構建節能減污增效的統計、監管、考核體系。
綠色困惑
張連京坦言,雖然海興材料在節能減排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貫徹這一方針還有著不少困惑。
“在節能降耗上應采取什么樣的先進措施還無法找到最合理的方案,特別是對新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上,企業還沒有相應的技術能力和資金保障。企業雖然也想引進先進技術來降低用電量、用蒸汽量和用水量,高產量增加效益。但由于缺少資金,節能技術上的投入上無法拿出太多資金。
另一方面,對于市場上推廣的節能技術由于沒有專家指導,企業在應用時也會碰到技術難題,新的節能減排技術往往伴隨著對生產管理水平要求高、員工操作技能高等問題,這都對企業節能降耗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張連京表示,管理企業和做醫生一樣,也要講究對癥下藥。現在資金與技術的制約,已然成為企業節能環保的“攔路虎”,海興材料不能坐以待斃。
為了有效推進降低消耗的開展,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能力,必要的生產工藝需要不斷進行改造和吸收先進技術。對于行業中出現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企業將及時進行學習和推廣,除了企業自身盡可能加大節能減排方面的資金投入外,企業將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技術改造資金補助,落實節能資金,從而在資金上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
同時,企業要加強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并要求所有員工積極參與各項節能減排的工作,認真貫徹和落實公司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精神,使公司的節能減排工作落到實處。
“現代企業做好節能減排不僅是為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更是為了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生產這個話題任重道遠,絕不能只是應對政策約束的表面文章。”張連京深知節能減排這四個字的分量,相信,海興材料接下來的每一步也都會穩扎穩打踐行“綠色生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