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環保廳:治霾只靠環保部門只能是杯水車薪

2013年12月4日,江蘇省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在霧霾籠罩中若隱若現。近日,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中國中東部目前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整個華東地區進入今冬范圍最大的中度到重度霾天氣過程。直到9日霧霾天氣將有望徹底消散。中新社發南戈攝圖片來源:CNSPHOTO
“江蘇省首次針對空氣污染發出二級預警,就是意味著凡是達到嚴重污染的城市,就要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措施,包括限產、停產,也包括工地的停工、道路的清掃等”,4日下午,江蘇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劉建琳表示,治霾如果只靠環保部門,只能是杯水車薪,環保能做的就是末端治理,江蘇的空氣污染問題如果要治本,還是在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城市建設的空間布局規劃”等問題上。
3日晩10時,江蘇省政府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向各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采取預警和應急措施,首次針對空氣污染發出二級預警,對拖延應急、措施不力的地區予以通報。
“4日,江蘇13市都處于重度污染到嚴重污染之中。其中,徐州、連云港、淮安、南京和泰州都處于嚴重污染的狀態”,江蘇省環境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祥志表示,3日出現了江蘇入冬以來最嚴重的污染狀況,蘇北5市都“淪陷”在重霾中,而4日的狀況依舊是不容樂觀。
“老百姓最糾結的肯定是,污染天氣到底什么時候是個頭。但現在造成霧霾天的原因除了包括氣象條件,人為活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就像工業生產、交通和工地建設”,劉建琳解釋說,就像南京,遍地都是(城市建設的)工地,“你看(南京)早上的數據,不只是PM2.5,PM10的(指數)都高到了500,PM10在沒有沙塵暴等外來影響的情況下,都是因為局地的揚塵問題造成的”。
張祥志也表示,就她所見的情況來說,南京城區的工地還會管理一點,出去到城區外,工地大都“裸露”著,層層灰。
“污染情況的治理,要標本兼治吧”,劉建琳說:“光靠環保部門的末端治理肯定不夠,也要在人為活動上多加管理控制,比如城市建設、產業能源結構調整等問題上。”
3日晚,江蘇省環保廳對江蘇各地的秸稈燃燒情況也進行了出動檢查,蘇北地區的情況較為嚴重,但也只是看到煙,不見火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