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有望啟動防霧霾互保 浙江環保廳長稱該反思
“在過去的一周,我們剛經歷了杭州史上最嚴重的霧霾天。”這是12月14日下午,在浙江工業大學2013年首屆浙江省大學生環境領導力高峰論壇上,省環保廳宣傳教育中心主任潘林平發言時的開場白。臺下,是數百名來自浙江各高校環保社團、環境專業的大學生。而在接下來的演講環節中,每位上臺的大學生言必提霧霾。
就在12月14日,被冷空氣吹散的霧霾卷土重來。浙江的天僅通透了不到5天,杭州、湖州、紹興、金華、衢州重現重度空氣污染。
我們可暫時慶幸,明天全省范圍內將迎來降雨,可將霧霾壓住。
霧霾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11月以來,特別是發生在12月上旬的這場華東地區持續嚴重空氣污染,已給浙江民眾留下太多深刻的灰色印跡。
霧霾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各種能實時顯示空氣質量指數的手機軟件被我們下載,用于隨時隨地了解所在城市和地區的空氣質量,來安排是否外出,是否運動等日程。
霧霾也在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口罩、空氣凈化器等“防毒用品”,這些去年還只屬于北京、河北等華北地區老百姓的必備品,一月之間進入江南的千家萬戶。
騰訊財經報道了口罩生產商趙丹青今年600萬個的銷售業績,其在天貓的數據非常直觀,“過去一周的長三角霧霾重災區銷售占比達到了70%。”霧霾在打擊旅游、餐飲、零售業的同時,儼然已助力了防霧霾產業的興起。
12月6日,民間公益組織綠色浙江走訪杭州建筑施工工地,現場監測顆粒物濃度,發現工地附近PM2.5、PM10濃度明顯大于周邊。他們提出,“大氣候短時間內難改變,要改變空氣質量,把工地揚塵管起來,容易管,效果好。”
浙江省環保廳長:是該反思的時候了
媒體、民眾對于霧霾天氣的關注的同時,政府也在行動。
12月6日省長李強主持召開省政府第18次常務會議,決定在全省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計劃提出了明確目標:到2017年,全省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0%以上。具體計劃包括:縣級以上城市設高污染禁燃區;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建成煙塵控制區,控制城市施工揚塵,農村禁止秸稈焚燒等等。
李強在會上說,大氣污染防治事關百姓健康,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下大力氣投身“治氣”。
而在微博上非常活躍的常務副省長蔡奇在我省霧霾最嚴重時,連續多日發布與霧霾相關微博,并與網友互動。
環保廳廳長徐震的表態,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我省政府層面應對空氣污染的狀態。
徐震說:“省里的領導第一時間打電話來問,空氣污染這么嚴重究竟是什么原因,需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自己周邊的朋友也焦急來問,我們這里的天氣到底怎么了,而我同步不停地打電話給廳里市里相關部門,開會調研,督促檢查、預警和應急等工作。”
徐震透露:“這次灰霾之后,我估計長三角地區會很快成立一個以上海市牽頭的聯防聯控協調機構,由浙江江蘇兩省參加。”
而徐震的這一說法,得到了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和浙江省環保廳相關工作人員的證實:三省市聯防聯控最快于本月啟動。
徐震說,“這個聯防聯控很早就有概念和設想。這次灰霾或許會推動首先成立一個協調小組,由環保部及浙江、江蘇、上海等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參加,主要涉及機動車、燃煤、能源結構調整等問題,大家會一起商量,共同行動。”
徐震說:“是該反思的時候了,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我們究竟要什么,發展是為了什么。”
昨天,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在參加三亞財經國際論壇的表述帶有強烈的感嘆:“為了霧霾,國務院已不知道開了多少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