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環保部門現場實驗 燃放爆竹后空氣pm10含量飆升8
爆竹聲聲辭舊歲,煙花朵朵迎新年。每逢新春佳節,不少市民會選擇燃放煙花爆竹的方式歡慶傳統節日。為讓市民直觀了解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環境影響程度,1月27日上午,南昌市環保局邀請部分媒體進行現場試驗,近距離監測對比爆竹燃放前后空氣污染物含量。
當天上午,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紅谷灘新區選擇一塊空地,用顆粒物檢測儀分別對爆竹燃放前和燃放后的空氣質量進行監測。數據顯示,爆竹燃放前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以及TSP(總懸浮顆粒物)含量分別為160毫克/立方米、355毫克/立方米、614毫克/立方米。隨即工作人員點燃爆竹。爆竹燃放后pm2.5、pm10、以及TSP含量分別上升為315毫克/立方米、3005毫克/立方米、9644毫克/立方米。監測數據顯示,燃放爆竹后,pm10飆升8.5倍,總懸浮顆粒物上升15倍。
“鞭炮和煙花燃放時釋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或有害氣體,產生的碳粒、金屬氧化物等顆粒煙塵,對民眾的身體健康而言都是無形的‘殺手’。當這些氣體和煙塵彌漫于空氣中,使空氣渾濁,將刺激人的呼吸道粘膜和眼睛,傷害肺組織,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有一定的損害作用,會誘發呼吸道疾病,有的還會對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或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據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介紹,吸入二氧化硫可使呼吸系統功能受損,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支氣管炎及心血管病)。對于容易受影響的人,除肺部功能改變處,還伴有一些明顯癥狀如喘氣、氣促、咳嗽等。最易受二氧化硫影響的人士包括患有哮喘病、心血管或慢性肺病(例如支氣管炎或肺氣腫)者,兒童及老年人。
此外,長期接觸低濃度氮氧化物會引起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等,也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神經衰弱綜合癥及牙齒酸蝕癥。此外,氮氧化物還會誘發肺細胞癌變。對兒童來說,氮氧化物可能會造成肺部發育受損。
南昌環保部門建議,廣大市民需逐步學會理性表達節日之慶,科學、安全、合理地燃放煙花爆竹,最好采取電子、鮮花等低碳環保的方式迎節日。建議南昌劃定禁(限)燃區和集中燃放區,避免在人口稠密區大量燃放。同時,對工藝落后、污染大的煙花要禁止生產和銷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