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分類有人贊成簡單分 有人認為還是細分好
廣州目前正在推廣的垃圾分類成為分組討論上委員熱議的焦點。究竟是應分得細化一點還是簡單一點?委員們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分得太簡單等于沒分,也有委員提出,太復雜了市民都分不出來。
現在的分法復不復雜
垃圾分類的類別是簡單一點好還是細化一點好?“我覺得應該簡單化,不要太復雜,太復雜了市民都分不出來。”市政協委員、來自花都區秀全中學的劉顯柏認為,垃圾分類越簡單越好,越細越難操作。“我們學校就搞了垃圾分類,搞得很好。但太復雜了,所以堅持不了。”
劉顯柏的意見得到了市政協委員、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迪云的贊同。“垃圾分類其實沒那么復雜,普通垃圾干濕分開就行了,然后危險一點的垃圾就搞一個大的回收點,有了這樣的垃圾就單獨放到回收點去。”
陳迪云感嘆:“其實這個我提了很久也沒人聽,現在還是用四分法。”
“太過簡單等于不分,”對于劉顯柏和陳迪云的觀點,市政協委員、《現代中小學生報》副社長韓延不贊同。他擺出了自己在臺北的調研報告。“臺北的做法我覺得可取,他們的垃圾分為資源回收類和廚余垃圾類,而資源回收類又分為平面類、立體類、高污染物以及巨型廢棄物。”
韓延認為,臺北能做到的廣州一樣能做到。
“零掩埋”是否能做到
韓延在前日的大會發言中亮出了臺北的垃圾分類口號“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提出廣州垃圾分類沒有一個明確的宣傳口號,政協委員都不知道廣州的垃圾分類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臺北這個就比較簡單,老百姓很容易記。”
“其實這句話是錯了,”陳迪云指出,“零掩埋是不科學的,10%-20%的垃圾必須埋。美國、加拿大這些面積大的國家都是埋,日本這些面積小的就是焚燒。”
對此,韓延并不認同。他說,自己在臺北現場參觀,看到確實做到了零掩埋。
“我們分類主要是為了能更好焚燒,但其實現在問題并不出在焚燒中,我們的焚燒廠的技術已經很高,可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為什么還是有臭味?”陳迪云說,這主要是運輸過程沒做好,另外垃圾進入焚燒廠倒出來的時候密封也不夠。“其實與爐子無關,和進爐子的材料有關。現在關鍵要把運輸過程的密封技術解決。”
2016年能解決好分類嗎
市長陳建華提出,要在2016年解決廣州的垃圾分類問題。但昨日參加討論的委員卻對此表示質疑。
“垃圾分類不是你想做就做,很多發達國家人家是從小學、幼兒園就開始教育,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好的習慣,”執信中學校長何勇說,“并不是說他們有多高尚,而是他們從小已經習慣了這樣做。”
“這種習慣養成要三代人,我覺得我們在短短的兩三年內不可能做到實際的分類,”何說,要推廣垃圾分類,就要從幼兒園開始,“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此,韓延表示贊同。“2016年做到實際的分類,我覺得是不可能。”
有人大代表提交垃圾分類議案,建議——對小區物管設立門檻垃圾車不能跑冒滴漏
新快報“兩會三人行”關于垃圾分類的報道在人大代表中產生了極大影響,昨日的人代會分組討論上,眾多代表紛紛對垃圾分類積極建言。
“垃圾分類,靠獎勵是不夠的,靠自覺是不夠的。”昨天上午,從化團分組討論一開始,廣州市戶外廣告行業協會會長陳少華代表開門見山提到了垃圾分類的問題。
陳少華分析垃圾分類難以快速推進的原因,“我們現在的管理模式只獎不罰,完全依靠人們自覺,對于違規行為沒有強有力的處罰措施。”根據廣州市垃圾分類現狀及問題,她建議可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及措施,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及配套,獎罰分明,讓執法有章可循。
陳少華向新快報記者透露,她還撰寫了議案,已經向大會提交。
建議
物業小區垃圾不分類不予收運
垃圾分類除了要有法可依,陳少華還對物管公司、垃圾車提出了新“要求”。
據她了解,廣州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約占50%或以上,而現在的物業小區、清潔小區,保潔工人參與垃圾分類的動力都不足。
陳少華表示,由于缺少獎勵機制,有的物業小區以保潔公司發包出去為由,躲避分類責任或消極應對,僅設置分類垃圾桶,并未真正投入垃圾分類工作。
“街道對保潔公司不能有效制約,物業小區分類工作力度難以深入。”她強調,垃圾分類關系到公眾和社會利益,物業公司應當有所擔當,應在垃圾分類推行過程中有所作為。
議案提出,應該明確物管公司在垃圾分類上的責任,對物業小區不分類的垃圾車不予收運。同時,國土房管局可在對物管公司資質評定和監督方面設立門檻。而其他沒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和城中村、農村,可以考慮由居委會、村委會負責推動保潔公司實施垃圾分類工作,并配套相關的獎懲機制。
跑冒滴漏垃圾車不準進入處理廠
“垃圾運輸車仍然存在嚴重的跑冒滴漏問題,垃圾車經過地段,車上滴漏下來的垃圾污水不僅污染道路,還污染空氣。”陳少華指出目前垃圾分類上存在的第二個問題。特別是下雨天氣,臭味尤其刺鼻。
究其原因,居民垃圾分類率不高,集中收集到垃圾壓縮站處理,垃圾中的污水被榨出來,這邊排污沒完成,垃圾車已經上路,造成二次污染。
對此,議案建議,垃圾運輸車要避免干濕混合收集垃圾,出現跑冒滴漏的不準進入終端垃圾處理廠,“希望相關職能部門加大投入,進一步強化垃圾運輸車輛、存放場所的管理維護,解決跑冒滴漏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