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公布霧霾產生原因 揚塵是主要排放源
針對公眾普遍關心的霧霾問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8日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答問時表示,環保部門將加倍努力,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環保部支持加強對大氣污染的基礎研究,支持有關部門建設大型“煙霧箱”模擬實驗室。
2月下旬重污染天氣波及15個省份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8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出現大面積空氣污染的根本原因。
針對今年2月下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的大面積空氣污染情況,吳曉青說,此次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燃煤、工業、機動車、建筑和道路揚塵是主要的排放源。第二,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是直接原因,那幾天剛好是靜穩天氣。第三,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疊加是重要因素。
他說,這次重污染天氣影響范圍大,一共波及15個省份,面積181萬平方公里,其中空氣污染較重的面積超過98萬平方公里;污染程度重,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PM10。
三大經濟圈污染物排放強度為全國平均水平5倍
吳曉青表示,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單位面積的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三大區域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卻消耗了全國煤炭的43%,其中以京津冀為最。
“這三大區域生產了占全國55%的鋼鐵、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了全國排放量的30%。污染物排放最大的源頭是燃燒排放,燃燒排放最大的來源是燃煤。”吳曉青說。
2013年全國有74個城市實施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根據全年監測,74個城市有3個城市達到了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他71個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超過新空氣質量標準的情況。
“京津冀13個地級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7.5%,比74個城市的平均達標天數低了23個百分點。長三角參加監測的20多個城市中,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64.2%。珠三角9個地級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76.3%。”吳曉青說。
吳曉青表示,京津冀PM2.5平均值是106微克每立方米,長三角是67微克每立方米,珠三角是47微克每立方米。從主要污染物看,京津冀是PM2.5、PM10和臭氧,長三角主要污染物是PM2.5、臭氧和PM10,珠三角主要污染物是PM2.5、臭氧和氮氧化物。
回應中小學生應不應該放假:希望預案很好落實
重污染天氣,中小學生應不應該放假?針對這一問題,吳曉青說,重污染天氣如何保護中小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國出臺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時,與以往標準最大不同就是要以保護人體健康為最主要目的。新標準參照世衛標準,明確一定要和保護人體健康相適應,并在空氣質量指數中專門講了,在什么樣的空氣級別下,要做什么樣的活動,包括在什么污染級別減少什么樣的戶外活動。
他說,在發生重污染和嚴重污染情況下,目前各地也都編制相關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學校和有關部門應采取哪些保護措施,希望這些措施能得到落實。
南方的藍天綠水,去哪兒了
專家:南方地區重霾天或成常態
天藍水綠、半城綠樹半城樓是眾多人對南方城市的一貫印象。北方霧霾嚴重,一些人就開始“轉戰”南方,成為躲避霧霾的候鳥。然而,現在南方的天不僅難逃霧霾的“魔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美麗也難再尋覓。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包括廣州、三亞、杭州、南寧在內的多個空氣“優等生”紛紛“落馬”,中國“霧霾”地域分布范圍逐漸擴大。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錢學明認為,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杭州,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大力發展工業所欠下的“環境債”正在通過霧霾釋放信號。
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與防治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楊新認為,沒有強風雨天氣條件,霧霾很難消散,今后南方地區重霾天或成常態。
“政府首先要承擔責任,對環保下狠功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一方面,汽車、燃煤、油品等各行業要聯手控霾;另一方面要加強區域聯防。(新華社)
今年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8日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十二五”前三年,我國環保投入每年以2000億元以上的幅度增加。
“我們預計,2014年全國財政節能環保的投入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比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之后,全社會的投入要超過1.7萬億元。今年還將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又是一大筆投資。”吳曉青說。
鏈接
土壤環境保護法已形成初稿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8日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水、大氣和土壤污染治理都是環境保護工作要著力解決的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問題。
“土壤環境保護法已經列入本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目前已形成初稿。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立法進程,為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吳曉青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