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郭永宏建議以信息化手段治理和保護環境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霧霾”及其治理成為提及頻率最高的話題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總經理郭永宏建議,國家在完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出臺相應政策和措施,要求各級政府加大信息化投入,積極探索以信息化手段應用于環境治理和保護。同時,成立環境治理信息化專門機構,統籌、組織、協調多方資源和力量,建立健全覆蓋全國的“監、控、管、改”環境信息化治理體系。
2013年以來出現的霧霾天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采取機動車限行、降低產能、關停部分涉污企業等措施治污除霾收效有限的情況下,郭永宏認為,加大信息化技術應用于環境治理的規模和力度,才能真正走上“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才能真正實現“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
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首先要做好污染源監控。郭永宏表示,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環境治理難題在國外已有很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目前,我國已建立起由有線寬帶和“2G+3G+4G+WLAN”為主的無線網絡組成的完備的通信體系。在此基礎上,建議由水利、海洋、氣象、統計等部委推動建立環境監測體系,實現各類污染源頭的自動監測、數據采集、提前預警等功能,及時、準確、全面獲取各種第一手信息。
環境治理,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應該鼓勵各類企業加快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嚴格控制企業能耗,打造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群。以湖北省黃岡市煙草專賣局為例,郭永宏表示使用中國移動“云主機”、“專線+門禁一卡通”等信息化應用后,黃岡市煙草專賣局電力能耗降低了70%,資源利用率提高50%以上。
作為環境治理的重要力量,郭永宏建議各地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成立環境治理信息化專門機構,并依托手機報、視頻會議系統等信息化產品加強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宣傳和推廣。同時,在中小學增設環保課程,讓下一代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由于環境治理和對污染源頭的整改往往需要多個部門聯合監管和執法,對此,郭永宏也建議加強信息整合,利用統一信息平臺對前端監控搜集的海量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對污染的發展變化及整改效果進行實時追蹤,并主動推送到相關的各級政府部門,實現“一數一源、一源多用、多源共享”的信息交換機制,確保每一項污染源均得到有效地整改。
在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要加快4G發展,大幅提高互聯網網速。其中,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刻不容緩。對此,郭永宏也建議開放公共空間,將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統籌和協調各方資源、力量,保障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發展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