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壓產治污進入攻堅階段
能否有效治理大氣污染,已經成為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大考驗。這些年來,盡管大力倡導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壓縮落后產能促進節能減排,但鋼鐵、水泥、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業項目卻越來越多。以河北為例,鋼材產量從2010年的16757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19226萬噸、2012年的20995萬噸、2013年的22861萬噸……
不過,自從2013年9月與環保部簽訂責任書以后,河北省痛下決心,對過剩產能堅決說“不”。省領導已經提出——3年大氣質量有所好轉,5年有所改善,哪怕犧牲一段時間的GDP和財政收入,也要只爭朝夕打贏這場環境治理的攻堅戰。鋼鐵、水泥、玻璃不能再新增一噸產能;新增一噸,黨政同責,就地免職。
這是一場治理污染的攻堅戰,更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家園保衛戰!因為在全國10大空氣“最臟”城市排行榜中,河北的一些城市連續“穩坐”榜首且為數過半;因為河北以消耗全國1/12的能源,僅創造全國1/20的GDP、1/34的財政收入,“兩高一低”的產業占比過大。“再不下決心調整結構,就無法向歷史和人民交代。”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發展至此,已經沒有退路,必須壯士斷腕、背水一戰。河北省開始了力度空前的整治行動。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的囑托,堅定了我們轉型升級的決心。改變河北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產業結構,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我們必須肩負起對河北人民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歷史使命,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氣概,打一場工業結構調整、大氣污染治理的攻堅戰。”
在河北,充滿“亮劍精神”的壓產治污正進入攻堅階段。大規模壓縮產能,涉及就業安排、債務償還、土地糾紛、財政減收及社會穩定等難題。河北省減產治污的壓力空前、任重道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