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庵后浦污染蔓延 村民呼吁救救母親河
飲料罐、爛菜葉、牛奶盒……一堆堆的生活垃圾埋在河道的淤泥中,幾百米的河道,成了一汪死水。這就是慈溪觀海衛的庵后浦。
上周,一位網友給記者傳來了幾張庵后浦的圖片。圖中的河,泛著黃,又漂著黑色的油污,四周遍布垃圾。“這是我們村里的母親河。如今河道已經被污染得不成樣子。誰來救救她啊!”
令人不解的是,早在去年7月,觀海衛就被曝光治水不利,寧波市委領導現場督查,要求當地干部全力打好生態環境建設攻堅戰,可為何至今沉疴仍在?
上周末,記者對庵后浦進行了走訪調查。
家門口的母親河,上游成了垃圾河
庵后浦,緊挨師橋塘下村和昭十三房的交接處。四米寬的河面,一眼望去,泛著土黃色。還沒走近,河面就傳來陣陣惡臭。
記者走近一看,王老吉罐子、爛菜葉、牛奶盒,一堆堆的生活垃圾埋在河道的淤泥中,幾百米的河道成了一汪死水。
“生活垃圾多,確實是很臟。”隨同記者一同走訪的觀海衛鎮水治辦負責人看了,也不住地搖頭。
約200米的上游河道,緊挨著居民樓。記者沿河走來,看到河的對岸有不少工業廠房,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廠房附近的河水顏色明顯泛黃,河面還漂著黑色的油污,底部凝結成一塊塊。
“以前不是這樣的。”一位住在河邊的居民說,庵后浦算得上是村里的母親河,“以前河有十米寬,村里人結婚,都是劃船過河的。”
可如今的母親河,令她的孩子們避之不及。“一到下雨天,河面還會變顏色,有時候是藍的,有時候綠的,很臭,我們晚上都不敢開窗戶。”一位八旬老人告訴記者,家里東西不小心掉進河里,都不敢去撿,“有個老朋友去撿假牙,沒穿套鞋,腳都爛啦。”
曾經哺育村民的母親河,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病變的?村民們都提到,大概是前年,河對岸開建廠房后,河水開始變黃,半夜還會傳來陣陣臭氣。村民們懷疑,這些廠房在偷排污水。
河這么臟,相關部門來管過嗎?村民說,去年搞過一次,“但就是表面垃圾弄了弄”,聽說工人下水后,手發癢紅腫。
河道下游,被取締的黑作坊依然在作業
觀海衛鎮水治辦的孫主任說,庵后浦河道被污染,和下游的一個非法電鍍窩點有關聯,“但去年已經取締了”。而庵后浦的下游河道,是用于農田灌溉的。
但對于取締這一說法,現場一些居民向記者透露,非法電鍍窩點還在開工。
上周五晚上9點40分左右,記者來到桃園路附近。偌大的工地上有兩間簡易棚,大門緊閉,卻開著燈。
記者看到,屋內沒有人,門后放著一副手套和圍裙,還晾著一些男人的衣服,地上擺著幾把小板凳。兩個鼓風扇安置在屋子后部,排風扇下方有一條小溝,一直通向屋外的河道。
腳下的水泛著一股酸臭味,記者用手電筒一照,都是黑的。但一直等到深夜12點,還是沒人來。
之前,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經常看到這個窩點有車子進出,不過作業時間和我們正常上班時間錯開,工作日晚上開工,節假日全天作業。
周六一早,記者又來到附近蹲點。晚上八點,有一輛摩托車路過,一個男人下車進屋開了燈,又走了。
周日早上7點多,記者第三次來到窩棚周邊。漫長的等待終于有了收獲。屋內傳出了鼓風機的聲音,門口還散落著一大堆的電鍍材料。這個非法電鍍窩點,果然還在作業!
記者走到門口,引起了屋內一名男子的注意。他向同伙喊了一聲,幾人就從后門跑了。
記者追進屋內,里面煙霧彌漫,地上擺著幾個桶,一些黃色的液體在地上流淌,一個煉爐正在工作。即使鼓風機在運作,卻還是遮不住難聞的氣味。
記者出門,看到不遠處一些加工完的材料正放在筐子里,等候運輸。而在屋后,這些黃色的煉制廢水,肆無忌憚地流入河道。
一個當地的二類河道,上游垃圾成堆,下游還有非法電鍍加工窩點,卻沒有被列入保潔項目,污染源已經蔓延至一類河道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