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內河河面泛油污 每天撈八船垃圾愁壞保潔員
近日,有不少讀者反映,在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旁的百米內溝河河道上,覆蓋著一層白色油污狀垃圾,風一吹就四處流動。保潔員來回打撈,卻從河底泛起黑色污水,油污狀垃圾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昨日,記者現場走訪,看見油污狀垃圾仍在下游河面漂浮。據保潔員介紹,污染這段河道的多是附近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
現場 油污河面大煞美景
市行政服務中心位于市區妙云街。昨日上午,天氣晴好,妙云街兩岸春意盎然。然而,站在不遠處的一座橋上往河里看,只見河面上漂浮著層層油污,各種垃圾集中在河中央一帶。記者往下游行走,發現這條油污河面一直延續到盛世融城小區附近,有上百米長,大煞河兩岸景致。
記者發現河水基本沒有流動,河面上的油污狀垃圾一直漂浮著。靠近河道,立刻聞到一股臭味。據河道兩旁居民反映,這個河道時不時就會出現油污狀垃圾,天氣一熱,臭味難聞。一位老伯說,幾乎每天早上、中午都有保潔員在打撈河面上的垃圾,但油污狀垃圾絲毫沒有減少。
反映 每天撈起八船垃圾
記者采訪時,寬闊的河面上,駛來一條小船,一人掌舵,一人手持網兜,忙著打撈水面垃圾,
“這樣下去,我們永遠都撈不完。”保潔員老王告訴記者,共有兩艘船、四位保潔員負責東干渠河段的水面保潔工作。他們每天在河面上來回八趟清理垃圾。
問起每天打撈的垃圾量,老王黝黑的臉上,顯得非常疲倦和無奈。他介紹,僅這里一段3公里左右的河面,每天就能撈起八船垃圾。“如果不從根源上治理,永遠撈不完,也撈不好。”面對漂浮的油污狀垃圾,他們嘆了口氣。
在打撈過程中,河底不停有黑色污水泛起。“河面上絕大多數都是生活垃圾,但其實河底比河面更臟。”老王表示,不只是水面上油污不好打撈的問題,靠近水邊看,河水也很渾濁,船開到這里時,常常會被什么垃圾卡住。
探究 周邊污物匯集河道
在去年6月的走訪中,記者同樣發現過該河段有類似的問題。這段河道為何會持續泛著油污狀垃圾?
據北渠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豐澤區云谷一帶人口相對密集,尤其是外來人口集中,致使生活垃圾量大,向河道拋撒垃圾現象也較為突出。記者沿著與妙云街平行的東云路由南向北走,看到許多低層樓房緊挨河邊,且大都是出租房。走訪中,記者看見,周圍居民將生活污水排進河道,把生活垃圾隨手扔進河里,在河道里洗衣物的現象同樣存在。
“附近農貿市場、飯店的污水和小區居民的生活廢水等通過支流排入主干河道。”老王反映,有些人甚至往河里排倒糞便,很多垃圾污物都是未經處理過的。時間一久,河道就自然而然變臟了。
【記者手記】共同維護城市的美
泉州,這座因水得名的城市,因為有縱橫交錯的水系而靈性動人。如果河道一年四季都是“臭烘烘的”,自然會給周圍居民帶來嚴重困擾,尤其夏天可謂更甚。始作俑者,恰恰就是依賴這個環境生活的周圍居民。毫無疑問,這與人們追求高質量生活的本意背道而馳。
究其原因,這主要是居民只顧一時方便,而無視了長遠的環境利益。殊不知,這一時之快,會給市容市貌、自己甚至子孫后代的發展帶來怎樣的破壞。共同維護好居住的環境,人人責無旁貸。
當然,除了治理污染源,作為責任歸屬的有關部門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部門既要協調附近居民生活垃圾的“去處”,還要進一步做好截污納管的工作。
總之,市民環保意識提升一小步,城市文明才會邁進一大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