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出臺治污減霾方案 公安與環保將聯合執法
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市以及楊凌示范區不少于140天,關中各市區全年削減1000萬噸燃煤, 建立公安與環保的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治理機動車污染……繼發布“治污降霾•保衛藍天”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7年)后,5月23日,陜西省政府發布2014年治污減霾工作方案。
方案確定了空氣質量優良天數、PM2.5、PM10、NO2、降塵強度等具體目標,為實現這些目標,2014年陜西將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和質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及布局,強化燃煤鍋爐拆改與治理,加強機動車污染治理。
西安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2%以上
根據方案,2014年,陜西將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強力推進以關中地區為重點的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圍繞“調結構、優布局、強監管、嚴考核、廣宣傳”五條主線,全面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個環節重點突破,實現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逐步改善。
具體目標包括: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市以及楊凌示范區不少于140天,西安市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期間較上年增加2天以上(環境空氣質量GB3095—2012標準);榆林市不少于328天,漢中市不少于339天,安康市不少于357天,商洛市不少于349天,韓城市不少于293天(環境空氣質量GB3095—1996標準)。
PM2.5:西安市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2%以上。
PM10: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韓城市以及楊凌示范區PM10年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以上;延安、榆林市下降2%以上;漢中、安康、商洛市下降1%以上。
NO2:西安市、韓城市NO2年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以上;延安、榆林市下降2%以上;其他各市(區)達到國家新標準,低于40微克/立方米。
降塵強度:除延安市小于18.9噸/平方公里•月外,其他各市(區)均小于省控標準18噸/平方公里•月。
關中各市區全年削減1000萬噸燃煤
為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和質,2014年內關中地區新增天然氣供應量10億立方米以上,關中各市(區)全年將削減1000萬噸燃煤。其中,西安市削減158萬噸,寶雞市209萬噸,咸陽市233萬噸,銅川市 85.9萬噸,渭南市151萬噸,韓城市163萬噸,楊凌示范區0.1萬噸。
此外,方案還要求相關部門對實行煤炭消費量目標責任管理,加大目標考核和監督力,嚴格落實煤質控制要求,加強燃煤企業煤質的檢驗、抽查力度,關中地區嚴控燃燒劣質煤。
其中,關中各市(區)劃定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面積不低于城市建成區的75%。西安市要嚴控原煤散燒和小型燃煤鍋爐用煤,加強對燒烤攤點、夜市的監管,完成3萬戶城市居民用蜂窩煤爐的清潔能源改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