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打造節能部隊 擺脫對燃料的依賴
更新時間:2014-06-06 15:33
來(lai)源:
作者:
閱(yue)讀:987
國防部的石油消耗量約9000萬桶,耗油成本近150億美元。美國武裝部隊的燃料需求量約占全美石油需求量的1.3%,美軍所占聯邦政府燃料消耗總量的比重超過了80%。
雖然美國當前不存在無油可用的危險,但美軍對燃料的嚴重依賴可能成為一項不利因素,因為美軍必須具備一聲令下便可遠距離行軍的能力。此外,奧巴馬總統對美國戰略利益進行再平衡,即對亞太地區推行“再平衡”戰略,而該戰略進一步突出強調了美國機動能力的重要性。
現在,美軍的燃料需求或許不成問題。但今后就會成問題了,屆時會有一系列潛在敵國可能精確鎖定美軍供給線,因為他們手中有先進武器。
提高燃料使用率
為應對這種風險,五角大樓希望美軍實現轉型,即從一支肆意揮霍燃料的軍隊轉型成為一支嚴格按需使用燃料的軍隊。五角大樓計劃打造一支作戰能源需求量較少、能適應使用各種能源供應和技術去滿足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及戰役需求的軍隊。
自19世紀石油化工業問世以來,燃料一直對戰爭成敗起著推動作用。巴頓將軍在1944年8月寫道:“當前,我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并不是德國人,而是汽油。”如今,駐阿富汗美軍很少會有這樣的抱怨,這要歸功于美軍可遠程提供后勤補給。但向戰場輸送燃料仍存在諸多重大風險。
據美國陸軍稱,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國及北約有數以千計的軍事及文職人員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內遇難或受傷,他們在清除路障、護送或駕駛地面車隊時遭到了簡易爆炸裝置襲擊、自殺式爆炸襲擊或伏擊,大約70%的地面車隊一般都是運送燃料和水等補給品的。
雖說任何戰場都有這樣的風險和損耗,但據2014年發表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系五角大樓標志性的戰略文件——預測,未來將有更多旨在干擾美軍自由行動的襲擊活動。
實際上,從阿富汗的簡易爆炸裝置到霍爾木茲海峽的海洋水雷,再到非洲之角以外海域的海盜行為,此類襲擊行為——五角大樓稱之為“反介入/區域拒止”戰術——已成為威脅軍事及商業利益的一大因素。
美軍會一直需要能源,在戰爭時期,供應線也就常常會成為頗具吸引力的攻擊目標。有個辦法可降低美軍的脆弱性,那就是減少燃料使用量——對燃料的依賴度降低了,風險也就降低了。
為此,五角大樓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90億美元提升能源利用率,并保障美軍裝備的能源補給。這筆資金的近90%將用于降低作戰燃料需求量,主要辦法就是提高從戰艦到戰機等各種裝備的燃料利用率。
五角大樓能源投資計劃中的10%剩余資金將被用于實現燃料供應多樣化,并提高燃料供應的可靠性。這包括對先進軍用燃料進行測試評估。五角大樓已為混合燃料——用煤炭、天然氣或可再生有機燃料與石油混合后制成——發放使用許可。這意味著,美軍未來可在市場上購買這種燃料。這些投資還將支持美國的一個更宏偉的目標,即在國內發展低碳液態燃料。
能耗還在快速增加
雖說五角大樓投資提高燃料使用率可以降低未來軍事裝備的能耗,但就目前而言,美軍的能耗卻在不斷增加,且增速很快。
能耗猛增的問題出在五角大樓計劃未來幾年要引進的裝備上。這些裝備雖然技術先進,但會增加美軍的燃料需求。比如說,F-35戰機、瀕海戰斗艦和KC-46A空中加油機的燃料消耗量,均大于它們要取代的裝備。這就是五角大樓預計在2020年前燃料需求量至少會增加10%的一個原因。
就五角大樓的能源使用狀況而言,這些變化從短期看或許并不是什么好兆頭,但也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
“自適應發動機技術研發”計劃有望讓戰機發動機的燃料使用量減少25%。這就有可能增加戰機的作戰半徑,減少加油任務的執行次數并降低作戰成本。國防部正在研制一款與士兵防彈衣匹配的可穿戴型電池。此外,較輕型、較小阻力的材料可提高各種裝備——從子彈到運載車輛再到飛機——的能耗性能。其他技術投資有可能會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補給品等——如廢棄產品、便攜式太陽能電池,甚至是士兵在行軍時產生的動能。
但說到底,要讓能耗低到足以對未來沖突產生影響的程度,還要進行更大的改革。這可能是指完全不同的作戰平臺。比如,無人系統的燃料使用量一般都少于有人控制的系統,為無人系統補充燃料的方法也更靈活。為此,五角大樓一直在測試燃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此類電池可大幅增加無人飛行器的飛行距離,還可讓無人飛行器更難被探測到。
五角大樓的能源需求本身就已成問題,而且還預示著一個更大的問題:一般來講,一支能源需求量如此大的軍隊都是重型化軍隊,其裝備采購、運行和保養成本都很高。雖說美國未來可能面臨的危險還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但就目前而言,發生有大型機械化部隊——坦克、戰機和戰艦——參與沖突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美軍需準備應對一種不同的危險環境——這不僅是為了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