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警方護航“五水共治”——辦法多、措施實、成效大
桐鄉市公安局主動謀劃,多措并舉,充分發揮公安職能作用,以打促管,鐵腕治水。局長、業務大隊長、派出所所長等共34 人,分別認領各自的“包干河道”,在嘉興市率先創建了與“河長制”相配套的“河道警長制”。截至5月19日,該局已連續偵破15起重大水環境污染案件,59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破案數、打擊數均列嘉興首位。
部門聯動合力攻堅
2月24日,桐鄉市公安局會同環保部門開展聯合調查,發現桐鄉騰宇不銹鋼管有限公司,自2007年10月份以來將不銹鋼管酸洗鈍化產生的有毒有害液體直接排放到附近河道的犯罪事實。隨后,該公司經理張某等4人被刑事拘留。這起案件的偵破,拉開了桐鄉嚴厲打擊水環境污染案件行動的序幕。
緊接著,桐鄉警方又先后在高橋、洲泉、烏鎮等地偵破企業偷排含重金屬成分的工業廢水的案件。
在護航“五水共治”行動中,桐鄉警方為何能夠指向明確、打擊精確?“五水共治”戰役打響后,桐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會同14個派出所對各轄區的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主要污染工業源行業進行了排摸,統一登記造冊。2月中旬,該局與環保部門召開專門會議,就如何對接線索、怎樣精確打擊進行了商討研究。3月下旬,桐鄉市的公檢法部門又與環保部門對相關案件的辦理進行了會商。桐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商偉杰說:“多部門的密切配合增加了工作的默契度,無縫對接的運作模式產生了很好的效果,成效非常明顯。”
全民監督助力治污
為充分鼓勵和調動群眾參與嚴厲打擊環境污染等違法犯罪行為,3月份,桐鄉市公安局面向社會發布了關于對公眾舉報危害食品安全、污染環境等違法犯罪活動實行獎勵的公告,5000份“公告”被張貼在各個村、社區、菜市場的布告欄上。該局還與桐鄉電臺、電視臺合辦“五水共治”專題節目,與廣大市民群眾在線互動交流。此外,各派出所民警還走村入企進校,重點宣講“五水共治”有關政策法規,宣傳破壞水資源、污染水環境、盜竊水利設施等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增強廣大群眾的守法意識,提高群眾參與“五水共治”的積極性。
4月8日,桐鄉警方偵破的梧桐街道某電鍍加工點偷排有毒液體的案件,線索就是民警在與轄區居民攀談中獲得的。“在我們偵破的這些案件中,有的企業位置很隱蔽,有的甚至是黑作坊。很多時候,靠我們走訪排摸,未必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有用信息。所以,群眾舉報的線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桐鄉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群眾對自己居住的環境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對哪個地方臭了、哪條河變色了、哪里又開了小作坊都很清楚。像今年在鳳鳴、高橋、烏鎮這些地方的案件,我們就是根據群眾提供的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排摸、調查破獲的。”
“警長”包干強化監管
3月11日,桐鄉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單志榮來到聯系點梧桐街道九曲社區,實地察看了市區重點河道九曲港的現狀,并召開有街道領導、社區干部、居民代表參加的“五水共治”座談會。針對座談中了解到的群眾要求公安機關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參與“五水共治”的呼聲,單志榮連夜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就建立落實“河道警長制”助推“五水共治”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形成了嘉興首個《關于建立落實“河道警長制”的工作意見》,確定從局領導到各業務大隊長、各派出所長擔任“河道警長”,全力協助由桐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河長”開展工作,并明確了“警長”協助“河長”監督指導、開展涉水隱患排查、打擊環境污染犯罪、保障涉水執法工作、配合做好河道治理等五項職責。很快,一張“河道警長”責任分解表被掛到了各位“警長”辦公室的墻上,從局長、業務大隊長到轄區派出所所長,全局上下34人都有自己的“包干河道”。
作為振東派出所所長,陸國雄身兼著數條河道的“警長”,他說:“‘河道警長’不是一個簡單的新頭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五水共治’是一項造福子孫的民生工程,除了我自己要積極參與外,更有義務動員更多的人加入進來。”2月份,在走訪中聽到居民反映“小區附近的河道都快變垃圾場了”的抱怨時,他第一時間與所里民警、協警對相關河道進行了義務保潔,并在夜巡時對亂倒垃圾的居民進行了教育批評。
“公安、環保的整治力度很大,污染企業被查封了,我們是真心叫好。”在振東新區一家企業上班的陳女士高興地說,“以前還有人往河里倒垃圾,現在大家都不會了,環保意識也增強了,相信我們的水質會一天天變好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