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斜橋:42條“三河”整治全部完成
更新時間:2014-07-27 06:51
來源:
作者:
閱(yue)讀:902
企業黨組織管河義務巡防隊護河
42條“三河”整治全部完成
2014年以來,海寧市斜橋鎮大力推進“五水共治”。從政府到企業、個人,大家積極投身“五水共治”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使該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全鎮確定的42條“三河”已全部完成整治,已疏浚河道60公里,河道綠化15公里,均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政府建章立制推進治水
今年來,斜橋鎮將“五水共治”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專門成立重點工作推進辦,整合原治水、拆違、城管等部門資源進行合署辦公,牽頭負責“五水共治”工作的協調推進和督查考核,做到資源共享互助、工作推進有力。
為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斜橋鎮還建立了“政務聯動110”工作機制,專設“五水共治110”工作小組,負責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等方面工作及碰到的問題,確保全面消滅臟亂黑臭河道,實現四類水體占比50%以上、基本消除劣五類水質的目標。
同時,該鎮還建立了“清三河”名冊,建立全程跟蹤和驗收銷號制度,由重點工作推進辦按照整治標準,對達到標準的予以銷號,對未達標的繼續實施整改,直到銷號為止。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在落實固定責任人進行跟蹤管理的基礎上,還落實專業技術人員加強質量管理。目前,該鎮排摸的42條“三河”全部摘帽,15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連片治理試點工作總體推進較快。15個一村一點的“中一管一池”建設基本完成;“后一生態”有4個點正在施工,2個點已招標將施工;“后一管”已完成設計,大部分已開工,其中光明村、黃墩村、祝東村及斜橋村4個點已完工,共建成管道1750米。
5家企業認領河道
在“五水共治”工作中,斜橋鎮非公企業也積極參與,卡森、長海等5家企業黨組織分別認領5條河道,對認領的河道開展日常巡查,進行護水宣傳,并承擔了河岸綠化、美化、潔化的任務,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帶頭作用,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自開展“五水共治”活動以來,浙江長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出錢出力,不僅捐款20萬元,更是認領了慶云村馬家浜,當起了這條河的管家。幾個月來,長海包裝黨委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了多次護河行動。志愿者們對河道進行巡查,用網兜將垃圾全都撈起來,并且對河岸邊的垃圾也進行了清理。企業還自掏腰包對河道兩邊的綠化進行了補種,并在河里投放了許多魚苗。
“管好河道還要管好自身。”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企業加強了內部的宣傳,引導每個員工不亂丟垃圾、亂倒污水,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企業還將邀請鎮“五水共治”宣講團為企業員工進行“五水共治”知識宣講。
19支義務巡防隊護河
2014年來,斜橋鎮通過廣播、標語、宣傳欄、公開信等形式對“五水共治”工作進行廣泛宣傳。全鎮19個村、社區利用黨員志愿紅立方組織了各自的義務巡防隊,開展護河行動和各類治水宣傳活動,650多人次參與,掀起了治水工作全民參與的熱潮。
斜橋鎮光明村“三河”數量較多,前期曝光了5條垃圾河、1條黑河,讓村里的面子有些掛不住了。“盡管河道已經經過治理,但是要保證治理的長效還需全村村民的努力。”該村黨總支副書記沈徐奕說。
為此,光明村依托黨員志愿紅立方組織義務巡防隊開展護河行動。25日,40多名志愿者分成3支小分隊,對塔橋港、同仁港、長浜進行了巡查。志愿者們一邊巡查,一邊撿起河岸上的垃圾;對于河中無法打撈的漂浮物,志愿者們用手機拍下來,由村通知保潔公司進行打撈。
為了讓學生從小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光明村還在“萬名學生下社區”活動中,舉行了一場生動的講座。沈徐奕介紹,接下來村里還將把水資源保護的知識融入游戲中,還會布置一些簡單的作業,讓小朋友帶回家里和大人一起完成,“這樣也是對村民們進行一次治水的宣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