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事業的科普行動者
更新時間:2014-08-07 17:27
來源:
作者:
閱讀:673
大學生是環保理念宣傳、科普的生力軍。在今年6·5世界環境日上,華南師范大學的學生就承辦了天河區環保局的科普進校園活動,在大學城向廣大師生宣傳環保信息。其中,邢明柔和李嘉明這兩名看上去很文弱的女孩,在活動的籌備、執行過程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將整個活動辦得順利、出色。
邢明柔:推廣項目傳播環保理念
綠色文明社團(以下簡稱“綠社”)是華師大一個有十多年傳承的學生組織,起初只是一群熱愛環境話題的學生創立的興趣小組,慢慢發展成一個在三個校區均有分部、覆蓋十多所高校的知名學生社團。即將升讀大四的邢明柔就在“綠社”里活躍了三年,從干事晉升到大學城分部社長,見證著“綠社”的發展。
邢明柔的專業是經濟學,似乎與環保、綠色等領域沒有多大的聯系。但自幼喜好手工藝制作和地理水文的她,在大一時就報名加入了“綠社”。“綠社”主要的一項工作便是進行環境科學普及,邢明柔表示,要向別人灌輸理念和知識,自己就要先弄懂。“綠社是一個很專業的學生社團,起初我對環保領域的知識不太了解,只是負責組織活動。但社團內有很多環境專業的前輩孜孜不倦地給我們開專題小組,做環保知識普及,我自己也做功課補習。經過熏陶,我們在理論方面也不會比專業生差。”隨后邢明柔升任大學城分部社長,著手把前人分享的經驗和知識帶給更多的人。
邢明柔介紹,“綠社”的圖書漂流、戶外探索等項目在校內外都非常有影響力。她也正著力把這些項目推廣出去,讓不只是華師大的師生知道環保就在身邊,并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親自參與。邢明柔不斷地組織活動傳播環保理念,呼吁讓環保成為生活習慣。
李嘉明:從理論派轉變為行動者
與邢明柔不同,李嘉明沒有加入環保社團,而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實踐對環保的理解。李嘉明的專業是環境科學,她表示,自己本身是理論派,希望能夠在環境科學、材料化學等領域鉆研下去,開發出對環境有好處的材料和技術。“但后來我看到很多關于環境破壞的紀錄片,我覺得人類既是地球的受益者,也是破壞者。我們也許不缺把環境治理好的技術,缺的是更完善的制度法規,以及行動者。”因為這個理念上的轉變,李嘉明由一個有點宅的女生變成一個敢于主動改變身邊環境的人。
李嘉明平時喜歡做平面設計,會幫別人設計公益海報,傳播環保理念。今年5月,團市委在天河公園組織“愛在循環”活動,李嘉明報名擔任志愿者,負責了其中環保游戲攤位的設計。“通過游戲去普及環境知識是最有效的辦法,例如我設計的垃圾分類活動就給參與者一個很直觀的體驗,讓他們知道分類并不會花很多工夫,但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李嘉明和邢明柔雖然各自在擅長的領域努力著,卻找到了交集。今年6·5世界環境日,“綠社”和李嘉明所在的班級合作承辦了天河區環保局的科普進校園活動,兩人首次合作,在大學城向廣大師生宣傳環保信息。“綠社”的影響力加上李嘉明用心的設計,使科普活動獲得了不俗的反響。李嘉明表示,和“綠社”的合作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讓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為環保事業多走一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