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到生產車間,農業廢棄物變身燃料和生物質油
我國每年農業秸稈生成量高達6億噸,由于農作物秸稈結構的復雜性,在實際還田降解中十分困難,對土壤的培肥作用效果甚微,許多農民為了節省農時,采用直接焚燒的方法,如此既浪費了寶貴的生物質資源,也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危害。
![]() |
今天,在葉集,這些農業生產剩余物找到了它的一方舞臺:他們被當成生產材料進入車間,經過加工變成燃料或生物質油,走向了更加寬闊的發展舞臺。
“一棵樹,只要進入葉集,我們就能做到一點不剩,連木屑也實現了資源利用。”在葉集,對廢舊資源做到吃干榨盡,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事。
位于葉集試驗區的六安市恒能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就是充分利用秸稈、花生殼等農業生產剩余物及木屑、刨花等木材加工剩余物生產燃料,可年產生物質顆粒燃料7萬噸。
“我們的產品作為煤炭和燃油的替代品,既清潔又環保,根據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原則,實現了變廢為寶。在產生工業價值的同時,也讓秸稈、花生殼這些農業剩余物發揮了自身的最大價值。”恒能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公司運營以來,解決了農民秸稈處置問題,公司大量收購秸稈、花生殼等田間農業剩余物,既免去了農作物剩余物的處置之憂,又實現了變廢為寶。
同樣在該試驗區,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生物質油,生物質油主要利用秸稈、稻殼和木屑等熱解產生,可全面代替重油、柴油、天然氣在鍋爐、窯爐、冶煉爐中的運用,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該公司擁有發明專利及試用專利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
尊重生態優先,崇尚綠色發展。近年來,葉集試驗區以經濟低碳、綠色發展為目標,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該區以家居產業園為主題大力發展林木循環經濟,重點發展家具、生態板材、顆粒燃料、活性炭、生物質油等林木產品及其衍生物,延長產業鏈條,推動林木產業走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的路子,讓每棵樹的一枝片葉在葉集都不浪費,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該區綠色發展的主攻方向,選優耗能低、污染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促進工業發展向清潔型、生態型、科技型、高附加值方向轉變。該區圍繞六安市千億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著力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園區。安徽大團結建立起了從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中國茶油的領頭雁。恒能生物顆粒、金秸能生物質油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立意新穎,著手廢舊資源利用,正在該區逐步發展壯大。今年8月份,由海潤股份公司投資6億元、容量60兆瓦的分布式發電項目落戶該區,上半年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7.2億元,同比增長102.7%,增幅居全市第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