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區溫室甲魚養殖戶全部關閉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臨平南苑街道長樹社區養殖戶李林剛1200平方米的大棚近日騰空。至此,臨平城東748戶溫室甲魚養殖戶全部騰空交棚,萬支養殖業黑煙囪全部結束了排煙歷史。
120萬平方米面積,豎著1萬多支黑煙囪
余杭區臨平城東溫室甲魚養殖主要分布于南苑、東湖街道,到2013年共有溫室甲魚養殖場(戶)748戶,溫室大棚2140個,溫室總面積約123.27萬平方米。
甲魚必須被養殖在溫度超過30℃的大棚內,天氣轉涼時就要給大棚內的甲魚供暖。養殖戶為了省錢,就在油漆桶內悶燒木渣屑和少量的煤,同時給大棚配上向外排煙的煙囪。一般400平方米以下的小棚,有4~6支煙囪,6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最起碼有10支煙囪。這120余萬平方米的養殖面積大約豎著1萬多支黑煙囪。
同時,甲魚養殖產生的廢水中氨氮、總磷含量高,還含有大量糞便、殘餌等固體懸浮顆粒,直接排入河道加劇了河水富營養化。
簽約第一天,748戶養殖戶全部簽訂關停協議
為改善環境,2013年12月,余杭區委、區政府發布了《關于開展南苑、東湖街道溫室甲魚養殖區域關停整治行動的公告》,正式啟動臨平城東溫室甲魚養殖區域關停整治行動。
整治行動中,屬地街道、各有關部門工作組人員和社區干部實行包組包戶,上門一對一開展工作。在關停公告發布后,從街道、社區、村民小組等各層面進行宣傳發動,逐戶講法律、講政策、講道理。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養殖棚舍、輔助管理用房等進行實地測量,建立一戶一檔。在街道和社區進行公示,保證公平、公正、公開。
一系列扎實細致的工作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理解和支持。簽約第一天,748戶養殖戶就全部簽訂了關停協議。
余杭區臨平城東各街道關停整治驗收組對申請騰空交棚和拆除移交的養殖戶及時進行驗收,與供電部門和水務公司對接,對移交的甲魚棚實施斷水斷電,消除安全隱患。對通過驗收的養殖戶及時撥付關停獎勵資金,做到驗收一批、撥付一批。在抓緊移交驗收的同時,組織專業拆房隊及時跟進對養殖設施進行拆除,加強對大棚廢舊材料的管理,防止非法焚燒。
余杭區還出臺了《溫室甲魚養殖關停整治土地復耕實施意見》,按照“誰搭建、誰復耕”的原則,由養殖戶自行對原養殖設施用地進行土地平整、復耕,實施生態修復。由社區對農田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土地復耕的社區,街道財政會“以獎代補”。
下一步,余杭區將全面開展復耕轉產工作,并將關停整治復墾后的區域納入防違控違、清潔巡查的重點范圍,加強長效管理,鞏固來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