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住火?南京秸稈禁燒執勤點:田間地頭搭帳篷
秸稈禁燒工作開展以來,各級環保部門和街道、社區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開展巡查和宣傳工作,管住田頭“一把火”。在一些涉農區,秸稈禁燒的工作出現了各種“神器”,為了防住火,大家各出奇招。
搭起帳篷,保證24小時專人看守
高速公路沿線如果發生秸稈焚燒會影響道路視線,形成交通安全隱患,因此高速公路兩側是秸稈禁燒的重點區域。江寧開發區金鑫路緊挨著機場高速,最近,路旁農田里出現了一頂軍綠色的行軍帳篷。
帳篷不大,一張折疊床,床上一件棉的軍大衣,帳篷的門邊,兩只滅火器、一把鐵鍬和一個強光手電顯示帳篷主人的“身份”——秸稈禁燒執勤點值班人。周開元和徐大財在這里值守,兩人要巡查周圍大約1000畝的農田 ,一輛自行車是他們的巡邏工具,每天24小時,必須保證一個人在帳篷門口盯著,一個人騎車在外巡邏。“那邊那塊地剛剛收了大豆,秸稈還堆在田里沒收走,我們已經和種田戶說過了讓他們不要燒,但是怕路過的人點火玩 ,所以只要是走進田里的人,我們都要喊住問問干什么。”老周說,有一次有幾個小伙子從這里經過,隨手丟了個煙頭,把田邊的枯草點燃了,剛剛冒煙就被他發現,他趕緊扛著鐵鍬過去把火拍熄。他們說,在這里看守,每 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飯菜和熱水都有人送過來,他們非常感激所以一定會盡職盡責,“絕不會把一點點火種放進田里,雜草也不能燒起來。”
江寧開發區有2.2萬畝農田,今年秋收,開發區環保局除了和往常一樣組成巡查組和應急組不間斷巡邏外,還將農田劃為25個地塊,在田間地頭搭起帳篷,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開發局環保局局長黃斌介紹,值守人員都是 當地農民,有一些自己也有土地,參與秸稈禁燒工作后在鄰里之間也成了義務秸稈禁燒宣傳員。
探頭對準農田,禁燒用上高科技
在浦口區環保局,污防科科長王志林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里的監控畫面。打開監控,電腦屏幕上立即出現湯泉農場附近農田的監控畫面,用鼠標還可以操控監控探頭360度旋轉。王志林說,這套監控軟件各個街 道也能看到,在辦公室就能第一時間發現有沒有秸稈焚燒的火點,如果監測到了就打電話通知附近社區,不僅可以馬上控制火點還能查清縱火情況,找到責任人。
據介紹,這套高清監控裝置是依托移動信號發射塔安裝的,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可以將監控畫面實施傳回,只要登錄監控平臺就可以查看,各個街道都安排專人監看監控。首批25個監控探頭分布在全區主干道沿線,重點監 控高速公路、省道和主要交通要道周邊的農田。預計到本月30日前,這25個監控探頭可以安裝到位并投入使用。
據悉,這是我市首次在秸稈禁燒工作中使用監控設備,浦口區這套監控裝置,每一臺可以監控10—15平方公里范圍,全部安裝到位后可以監控全區30%的面積,和現場巡邏相結合可以實現秸稈禁燒巡查無死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