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硬約束”倒逼外資企業社會責任建設
日前,外企安弗施公司在上海開展“愛我生命之源”凈灘系列行動,旨在清潔海灘垃圾、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安弗施公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海洋污染日益加劇,海洋垃圾逐年增加,海洋生態環境受到較大破壞。‘凈灘活動’不僅可以凈化海灘,還可以提高員工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讓外資企業員工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回饋社會。”
相關專家認為,外企在華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原因不僅僅是環境壓力,消費機制也在倒逼其社會責任建設。“社會責任是決定市場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日前在“第二屆有害化學物質聯合研討會”上表示,“這個秩序不僅是競爭秩序,還包括環境治理、可持續發展,以及消費秩序等等。”
記者在研討會上獲悉,在華主要服裝及鞋類行業品牌和零售商于2011年成立一家聯合組織——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締約品牌(ZeroDischargeofHazardousChemicals,簡稱ZDHC)。該組織成員作出共同承諾:引領全行業在2020年實現有害化學物質的零排放。
ZDHC的代表、阿迪達斯集團社會與環境事務副總裁顏德舜表示,ZDHC的聯合路線圖中的成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逐步降低有害化學品的使用和處理,并改善供應鏈,與供應鏈伙伴積極推進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的目標。
今年,ZDHC推出了服裝和鞋類行業的制造過程受限物質清單(簡稱MRSL)。MRSL對可能在制造或者其他相關過程中使用以及排放到環境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進行管控,以有效防止生產制造工藝過程中所用的化學藥品對環境的危害,并增進對員工健康的保護。
孫瑞哲強調,當前社會責任在行業發展中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行業的利益相關方應求同存異,與政府環境保護的目標保持一致,同時還要與消費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對話機制,共同實現化學品的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