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颋軍:中持綠色專注于創造有遠見的服務
“中持環保是立足于國內的公司,為中國創造安全、舒適、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中持環保的價值觀是以人為本,彰顯創造與分享。”在近期召開的2014固廢戰略論壇上,北京中持綠色能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颋軍介紹了封場填埋場治理與石油污染土壤修復問題,并扼要介紹了填埋場好氧生物反應器技術、SVE和BV原位治理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在本次宣講中,王珽軍還重點介紹我國首例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復工程及相關技術。
據王颋軍介紹,中持的封場修復技術團隊在國內一直專注于創造有遠見的服務,以及開拓前瞻性的業務。中持綠色包含兩個業務版塊,一個是有機廢棄物處理、處置與利用,一個是存量污染物治理、場地修復及再利用。所謂存量污染物,一是指工業場地,二是指封場填埋場,這是城市中存有的兩大污染源“毒瘤”。
“我們在國內做了兩個項目,第一個就運用了封場填埋場治理技術,在國外叫填埋場好氧生物反應器。第二個項目是針對石油污染場地的修復。”王颋軍稱,我國有許多簡易填埋場,“底下沒底,上面沒蓋”,它的污染是個很大的問題。它們的特點是數量大且操作異常不規范,中持現正努力把類似的填埋場做無味道的凈化處理。
據了解,我國封場填埋場的特點是:大多數為非正規填埋場,數量龐大、分布分散,規模性的非正規填埋場已超過3000座;多數垃圾填埋場封場不規范、缺少后期維護,對周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環境污染嚴重,填埋氣的無控使場地存在爆炸及植物死亡風險;部分填埋場地處城區或近郊區,不僅占用大量城市土地資源,同時造成景觀視覺污染;傳統垃圾填埋場穩定時間長,自然條件下需30~50年完成降解,形成占地效應。
根據填埋場不同治理方案比較,好氧生物反應器技術是比較安全可靠、有較好適用性的技術,它的優點是:縮短垃圾中有機物的降解時間;減少垃圾填埋場填埋氣對環境的影響;降低滲濾液污染物濃度,減少滲濾液量;增加填埋空間,盤活土地價值;降低填埋場封場后維護費用和風險。
中持綠色業務聚焦于有機廢棄物處理、處置及利用,存量污染物治理、污染場地修復及再利用等五個方面,重視綠色生態基礎建設,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尋找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加上一支充滿熱情與力量的團隊,中持綠色正走向環保產業的美好大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