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環保局曬去年"成績單" 全年優良天數達70%以上
昨日,市環保局曬了去年環保“成績單”:空氣方面,除了臭氧外,其余主要污染物都明顯下降,優良天數達到70%以上;河流方面,完成內河涌整治11條,東莞運河、水庫、河涌等主要污染物濃度有所下降;污染企業治理方面,全市重點污染企業由1252家壓減到607家,足足減了一半。
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7萬余輛
黃標車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去年,淘汰黃標車寫入了當年的政府為民十件實事之一。
這一年里,市環保局、市交警部門采取超常規措施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7.33萬輛,超額完成了省下達的6.92萬輛淘汰任務和市政府十件實事任務目標。
與此同時,東莞實施了《東莞大氣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多項措施治理大氣污染。數據顯示,2014年大氣污染物除臭氧外,濃度值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PM2.5、PM10年均濃度值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6.3%、7.7%。全年優良天數達到70%以上。
重點污染企業由1252家減至607家
去年,污染企業治理進一步“收緊”。全年完成151家電鍍、印染、制革企業原地保留審查,全市重點污染企業由1252家壓減至607家。基本建成7個環保專業基地并具備承接企業搬遷入園條件,入園企業總數達142家。
“12宗涉刑犯罪案件移交給公安部門。”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市環保局鐵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2925人次,檢查企業34288家次,分別增長9.49%和15.27%。處罰環境違法行為2047宗,罰款金額6598萬元,分別增長17.8%和6.6%。向公安部門移交涉刑犯罪案件12宗。
推行“河長制”整治成效明顯
去年,東莞市首年在石馬河、茅洲河、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試點推行“河長制”。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2014年石馬河流域的整治動作非常大。比如,關閉淘汰企業21家、搬遷整治7家、清潔生產100家、115家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至65%以上,2家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已開工,流域7鎮截污次支管網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完成1家垃圾處理場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水鄉經濟區整治方面,東莞制定實施了水鄉經濟區非法畜禽養殖業、黑煙囪和無證無照污染企業長效監管以及水鄉工業排污監管等方案,啟動91家“兩高一低”企業引導退出整治工作,其中57家造紙企業有34家簽訂關停協議。其中,11家已停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