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最高年損GDP3.05%
環境(jing)污(wu)染損失總量在上升,但相(xiang)當于GDP的(de)(de)比例有下降的(de)(de)趨勢。
王金南的面前(qian)堆(dui)著(zhu)一疊(die)“中國環境經濟(ji)核算研究報告”,從(cong)2004年到2012年,每年一本(ben)。這些排版精美(mei)的報告上印著(zhu)三(san)個字“公眾版”,但是它們從(cong)未向公眾發布(bu)過。南方周末記者也只能(neng)看看封面,不能(neng)打開(kai)報告。
2006年,國(guo)家環保(bao)總局(即現在(zai)的環保(bao)部)和國(guo)家統計局首(shou)次發布了(le)(le)中國(guo)第一份《中國(guo)綠色國(guo)民經濟核算研(yan)究報告2004》,反映了(le)(le)自然資源消耗(hao)和生態(tai)環境惡化(hua)的狀況(kuang)。
這份被稱為“綠色(se)GDP”的報告(gao)甫一(yi)發布,便激起喝彩聲,但也導(dao)致后續報告(gao)發布的流產(chan)。對于數據(ju)、研究(jiu)方法(fa)的質疑撲面而來。壓力更大的是(shi),一(yi)些地方政(zheng)府(fu)不愿意(yi)公開數據(ju)、部(bu)門之間爭論不休。這似(si)乎表明,中國綠色(se)GDP核算已經壽(shou)終正寢。
但(dan)10年來,綠色(se)GDP2.0核算體系牽頭人王(wang)金(jin)南的課題(ti)組(zu)依然默默地編寫報告,包括上述不會發(fa)布的“公眾版”。他的另一(yi)身份是環保部環境規劃院(yuan)副院(yuan)長兼總工程師。在王(wang)金(jin)南看來,如果有一(yi)天,全國(guo)實現可持續發(fa)展,地方政府政績考核不再(zai)使(shi)用GDP,那才是綠色(se)GDP真正(zheng)的“壽終正(zheng)寢”。
2015年(nian)3月(yue)30日,環保部(bu)宣布重啟(qi)綠色GDP研(yan)究,并冠以“綠色GDP2.0”稱謂(wei)。王金南卻(que)顯得較(jiao)為平靜,他不愿再回顧爭議和是非,心愿很簡單(dan),將十年(nian)研(yan)究成果(guo)公(gong)之于眾。
環境污(wu)染損失總量在(zai)上升
南方周末:時隔十年,環保(bao)部為何要重啟綠色GDP2.0?
王(wang)金南:大形勢上,大家能覺察到現在的政(zheng)績觀和發展模式和以前不同了。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quan)會審(shen)議(yi)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quan)面深化改革若(ruo)干(gan)重大問題的決(jue)定(ding)》,提出(chu)探索編制自(zi)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ling)導干(gan)部(bu)實行自(zi)然資源資產離任(ren)審(shen)計,建立生(sheng)態環境損害責任(ren)終(zhong)身追究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sheng)態效益納入評價(jia)體(ti)系(xi)。
那(nei)時(shi)候,我(wo)給環保(bao)部(bu)領(ling)導(dao)寫信,提出關于開展中國生(sheng)態產(chan)品核算(suan)與(yu)生(sheng)態資產(chan)負債表工作的建(jian)議(yi)(yi)。幾個領(ling)導(dao)都批示(shi)了,希望盡快開展。2014年(nian)1月(yue)5日(ri),環保(bao)部(bu)潘岳副部(bu)長(chang)親自(zi)主持(chi)了啟動儀式。就(jiu)在這(zhe)個會上,我(wo)建(jian)議(yi)(yi)這(zhe)次核算(suan)就(jiu)叫“綠色GDP2.0版”。
南方(fang)周末:2.0版本和1.0有什么(me)區(qu)別?
王(wang)金南:綠(lv)色(se)GDP2.0是(shi)一(yi)個框架,原來(lai)的(de)內(nei)容(rong)(rong)還(huan)有,又加了(le)新核(he)算內(nei)容(rong)(rong)。最核(he)心的(de)還(huan)是(shi)環(huan)境污染損失及(ji)其占GDP的(de)比例(li),這還(huan)是(shi)1.0版的(de)內(nei)容(rong)(rong),研究方法基本上保(bao)持一(yi)致。
新(xin)加的(de)(de)核算有(you)兩個(ge),一(yi)個(ge)是根據大氣和水環(huan)境(jing)容(rong)(rong)量,核算出環(huan)境(jing)容(rong)(rong)量資產的(de)(de)負債(zhai)情(qing)況。以(yi)大氣為例(li),首要污染物是PM2.5,那么在PM2.5年均(jun)濃(nong)度達標情(qing)況下,允許排放的(de)(de)多項污染物量就是大氣環(huan)境(jing)容(rong)(rong)量。再與每個(ge)地方排放量一(yi)減(jian),就得(de)出環(huan)境(jing)容(rong)(rong)量負債(zhai)多少。
還有一(yi)個是生(sheng)(sheng)態系(xi)統(tong)(tong)生(sheng)(sheng)產(chan)總(zong)值核算。以前(qian)我們計算的都是環(huan)境污染的損(sun)失,實際(ji)上生(sheng)(sheng)態系(xi)統(tong)(tong)保護(hu)好也是有產(chan)出的。所以2.0版加上了(le)GEP(GrossEcosystemProduct)生(sheng)(sheng)態系(xi)統(tong)(tong)生(sheng)(sheng)產(chan)總(zong)值,計算了(le)生(sheng)(sheng)態系(xi)統(tong)(tong)服務價值。GEP沒有正負概念,生(sheng)(sheng)態系(xi)統(tong)(tong)越(yue)好,GEP值越(yue)高。目(mu)前(qian),2.0版中(zhong)的GEP主(zhu)要由中(zhong)科院生(sheng)(sheng)態中(zhong)心歐(ou)陽志云教授牽頭(tou)開展。之前(qian),歐(ou)陽志云已(yi)經算出貴州(zhou)的GEP,高達26325億(yi)元。
三塊內容(rong)不能互相加減,而是共同(tong)構(gou)成(cheng)了一(yi)個新(xin)的2.0版,都可以(yi)給決(jue)策服務。
南方(fang)周末:爭議(yi)較大的(de)地方(fang)在(zai)哪里?
王金南:生態(tai)環境質(zhi)量改善的(de)效(xiao)益現在要(yao)不要(yao)列入還有(you)爭(zheng)議(yi)。比如北京,2014年PM2.5年均降了4微克/立(li)方米,這會(hui)帶來一定(ding)的(de)生態(tai)環境甚至健康(kang)效(xiao)益。但年均濃(nong)度85.9距離達標還有(you)很(hen)大距離,測算(suan)出來的(de)效(xiao)益意義不大。
南(nan)方周末:2006年之后,1.0的研究(jiu)結果就(jiu)沒有公開(kai),2.0重新(xin)啟(qi)動,結果還會公開(kai)嗎?
王金南:2006年之后的研(yan)究(jiu)結果我們(men)給統計部門和(he)地方政府都遞交了,只是沒有向公(gong)(gong)眾公(gong)(gong)開(kai)(kai)。2.0版的結果,我們(men)算(suan)出來(lai)了數據會(hui)送到環保部,部里愿意公(gong)(gong)開(kai)(kai)就公(gong)(gong)開(kai)(kai)。回顧過(guo)去的核算(suan),我們(men)發(fa)現世界銀(yin)行算(suan)得比我們(men)高多了。我覺得公(gong)(gong)開(kai)(kai)核算(suan)研(yan)究(jiu)報告沒啥了不起的。不行,通過(guo)發(fa)表論文公(gong)(gong)開(kai)(kai)也(ye)行啊。
南方周末:1.0研究數據是怎樣(yang)的?十(shi)年有什么(me)變化趨(qu)勢?
王金(jin)南:2004-2012年(nian)(nian),全國(guo)環境(jing)污染(ran)損失(shi)相當于GDP的(de)比(bi)例,最高是3.05%。最新數據是2012年(nian)(nian),占(zhan)2.3%。
總體上,近(jin)10年(nian)全國環(huan)境污染損失總量是在(zai)上升的(de)(de),但是相當于(yu)GDP的(de)(de)比例(li)有(you)下(xia)降的(de)(de)趨勢,因為作(zuo)為分(fen)母的(de)(de)GDP增加得更(geng)快。2012年(nian),大氣污染的(de)(de)損失最多(duo),超過三分(fen)之一。
南(nan)方周末:為什么(me)各個省的(de)數據不能公布?
王金南(nan):一公(gong)(gong)布(bu),各個省就橫向去(qu)比(bi)較了。1.0的時(shi)候(hou),要求保密的幾個地方,數(shu)字都不(bu)高,我也(ye)不(bu)知道為(wei)什么不(bu)想(xiang)公(gong)(gong)布(bu)。
從研究到考核,仍有障礙
南(nan)方周末:2.0的結果會拿來進行地(di)方考核嗎?
王金(jin)南(nan):我們做的核(he)(he)算都是(shi)研(yan)究,從研(yan)究走向考(kao)核(he)(he)還(huan)有很(hen)長的路要(yao)走。說一個故事,當(dang)時我們開(kai)展地方(fang)試點時,某(mou)省自己也開(kai)展了(le)核(he)(he)算研(yan)究。記得該(gai)社科(ke)院算出的資(zi)源消耗(hao)和環境損(sun)失(shi)占到GDP比(bi)例是(shi)30%-40%,結果省領導(dao)火了(le),重(zhong)新(xin)找了(le)幾個專家(jia)核(he)(he)算,結果是(shi)7%左右(you)。
而且(qie)因為數據來源的滯后性,我們最新的核算研究只是2013年(nian)的。
南方(fang)周末:如果考核(he)的(de)話,方(fang)法還需要(yao)哪些改進?
王金(jin)南:制(zhi)(zhi)度和(he)研(yan)究是(shi)兩碼事。研(yan)究本無所謂標準,但(dan)拿(na)到制(zhi)(zhi)度層面很多問(wen)題就要說清(qing)楚(chu)了。如果建立(li)制(zhi)(zhi)度,我會提出“從研(yan)究上升到制(zhi)(zhi)度的幾(ji)大(da)障(zhang)礙(ai)”。數據(ju)質量(liang)是(shi)一(yi)個最大(da)的障(zhang)礙(ai)。數據(ju)的來源、質量(liang)控制(zhi)(zhi)、滯后問(wen)題,如何去(qu)解決(jue)?
技術方(fang)法也需要規范化(hua)。例如(ru)有些參數(shu)需要專家的(de)認證,不能同樣一棵樹的(de)生態服務價值在浙江10萬元,而在北京只(zhi)有1萬元。
GEP和GDP也有差異。例(li)如GDP算(suan)(suan)的(de)是一(yi)年(nian)(nian)(nian)生(sheng)(sheng)產(chan)的(de)經(jing)濟產(chan)出,是年(nian)(nian)(nian)度數據(ju),好比樹的(de)一(yi)個年(nian)(nian)(nian)輪。而GEP目前計算(suan)(suan)是存量,好比樹的(de)十個年(nian)(nian)(nian)輪,生(sheng)(sheng)態(tai)系統的(de)變化不(bu)是每年(nian)(nian)(nian)的(de)尺(chi)度變化,這是GEP最大的(de)挑(tiao)戰。此(ci)外,像水果、文化旅游等(deng),作為生(sheng)(sheng)態(tai)經(jing)濟產(chan)品被核算(suan)(suan)入GEP,但在GDP中已(yi)經(jing)核算(suan)(suan)過了。
南方周末:如果不能(neng)進行考核,那計(ji)算出來(lai)的意義是什么(me)?
王金南:201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議指出,現在(zai)環(huan)境承(cheng)載(zai)能力(li)已經達(da)(da)到或接(jie)近上限(xian)。那(nei)就(jiu)要問(wen),什(shen)么(me)(me)是接(jie)近,什(shen)么(me)(me)是達(da)(da)到?環(huan)保部門經常被綜合部門責問(wen):你是搞環(huan)保的,你說(shuo)說(shuo)究竟我們國家可(ke)以(yi)排放(fang)多(duo)少污染物?這不是一下子說(shuo)得清楚的。
環境容量(liang)計算(suan)還可以(yi)給總(zong)量(liang)控制提供依據。初(chu)步研究的結(jie)論是,總(zong)量(liang)減排是持久戰,是改善環境質量(liang)的硬道理。
南方周末:如此說來,最可能納入(ru)考核的(de)還是1.0版本里的(de)環境污染(ran)損失?
王金南:有可能。31個省(sheng)份的(de)環境污染損失(shi)占(zhan)GDP比例(li)多少可以給出(chu)數字。環境容量負(fu)債(zhai)和GEP不(bu)一(yi)定納(na)入。考核是(shi)一(yi)條漫(man)長的(de)路(lu),也(ye)不(bu)是(shi)本研究(jiu)項目(mu)的(de)目(mu)標(biao)。
簡單一(yi)點的話,建議可以推行綠(lv)色GDP的第三(san)方評估。例如中國社科院每(mei)年(nian)都會(hui)出版綠(lv)皮書、藍(lan)皮書。
南方周(zhou)末:你說(shuo)要加強若干產業的(de)綠(lv)色環境成(cheng)本(ben)核算研究,是什么意(yi)思?
王金(jin)南:比如煤炭真(zhen)實(shi)成本研究,就可(ke)以給政(zheng)策(ce)(ce)制(zhi)定者提(ti)供(gong)決策(ce)(ce)參考,每個環(huan)節怎么落實(shi)政(zheng)策(ce)(ce),是(shi)生(sheng)態補償制(zhi)度、排污收費制(zhi)度還(huan)是(shi)環(huan)境(jing)稅?我們正在開展鋼鐵、水泥等行(xing)業的環(huan)境(jing)成本核算。方法學和(he)我們的環(huan)境(jing)污染損失差不多。
南方周末:從(cong)2014年(nian)重(zhong)啟到現在,有沒有收到其他部門(men)和地方的反饋?
王金南:這(zhe)次好像沒(mei)有,大形勢變了(le)。統計局開過一(yi)個會,我們研究人員去(qu)旁聽(ting)了(le)。環保部自(zi)己(ji)也沒(mei)有邀請過其他部門參加過會議。不(bu)(bu)過,如果有地(di)方(fang)愿意參加試(shi)點,還(huan)是(shi)要公開數據,至于(yu)有沒(mei)有地(di)方(fang)愿意公開,就不(bu)(bu)是(shi)我們來定的,必須(xu)地(di)方(fang)自(zi)己(ji)去(qu)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