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治污至關重要 資金難題如何破解
引入PPP模式緩解土壤污染治理資金難題的方法呼之欲出,業內人士推測有待修復的耕地污染面積約3.9億畝。為了解決土壤修復和污染治理的投資問題,下一步國家將細化社會資本投資土壤污染治理領域的鼓勵措施,包括財政、稅收、貸款優惠等內容。
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的相繼出臺,同為我國向污染宣戰三大行動之一的“土十條”的進展情況愈發受到期待。6月3日,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在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評選工作啟動會上提出,環保部將謀劃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建設美麗中國一步步變成現實,并將深入實施“大氣十條”、全面落實“水十條”,加快推動“土十條”的制定,以保障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為出發點,提出保護、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推動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的制定,落實各方面的責任。
而在此之前更是有媒體曝出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進行審核,預計今年年內或明年初將會出臺,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么,我國的土壤污染治理為何會如此牽動人心?
據2014年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而耕地的土壤點位超標率更是高達19.4%,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5.9%、1.6%、1.2%和1.3%。
“民以食為天”,耕地土壤的污染進而讓農產品的安全備受關注,據測算,當前我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這些糧食可養活4000多萬人。同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強縣鄉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而這更是為土壤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耕地外,建設用地特別是居住和商業用地的污染治理也將是首先要攻破的難關之一。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既是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同時更與老百姓生活質量緊密掛鉤。其實早在今年年初,針對以上兩類土壤污染治理政策就在陸續出臺,《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與《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都已完成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然而,土壤污染問題十分復雜,進行治理也應抱以科學審慎的態度。同時,與早已展開的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國的土壤治污還尚處于起步階段。
據相關專家介紹,土壤污染情況比較模糊,土壤是一種復雜的、多相的高度不均勻的環境介質。污染物質通過大氣、水體等途徑污染土壤,土壤耕作又使重金屬重新分布,最終在微觀上的田塊和宏觀上的區域上土壤重金屬污染呈現高度不均勻的特性。而農作物葉片能夠直接吸收大氣污染物,尤其在酸雨條件下葉片對重金屬會增強吸收。這也就不難理解,不少地區在土壤重金屬含量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情況下,水稻、花生和蔬菜等農作物會出現重金屬超標的現象,且漸漸成為普遍現象。
此外,土壤污染還來自農業耕作和自身性質的退化。工業廢水、廢渣、廢氣造成的土壤污染往往是局部的,嚴重土壤酸化會導致土壤中重金屬有效性的提高。
據了解,為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屬問題,早在2012年山西省就開展了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和普查工作,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監測和治理受重金屬污染的農田;陜西省也提出實施土壤治理修復示范工程,積極防治重金屬、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污染;浙江省更是在2011年就啟動了為期五年的“清潔土壤行動”計劃,提出應于201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機制的目標,控制農產品產地土壤污染,基本消除重大土壤環境安全隱患。相關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僅湖南、湖北、廣東、陜西等6省土壤修復計劃投資額就在780億元以上。
然而,盡管我國土壤修復行業近年來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但還遠未成熟,相應收費機制有待完善,過高的修復治理費用大多數依賴于政府,很多省市通過專項地方債的發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方政府支付問題,但從盈利模式看,仍然缺乏土壤修復資金的正向循環,即修復好的土地也無法通過土地交易循環補充其他污染土地的治理資金,這也成為很多污染地塊再開發的主要障礙。據中宜環科環保產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目前土壤修復70%的資金來源仍是政府,而通過市場融資的項目較少,僅為6.3%。
在此情況下,引入PPP模式緩解土壤污染治理資金難題的方法也呼之欲出,業內人士推測有待修復的耕地污染面積約3.9億畝。為了解決土壤修復和污染治理的投資問題。下一步國家將細化社會資本投資土壤污染治理領域的鼓勵措施,包括財政、稅收、貸款優惠等內容。
對此,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曾對媒體指出,政府的宏觀調控機制創新也在積極探索之中,可以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共同投資等,將政府與社會投資結合起來,其中比較受推崇和關注的是PPP模式。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也認為,社會環保投資的下一步會進一步開放市場,包括正在推動的PPP第三方治理模式,以提高治理效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