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形成"互聯網+"環保體系
昨日,在我市召開的今年第二次環保工作會議上,我市五大環保行動方案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不僅劍指亟待解決的村級工業區環境治理、空氣質量、飲用水安全、河涌治理問題,還為環境監管提出了新的網格化模式,并運用“互聯網+”的元素令環保工作邁入新的階段。
村級工業區:
今年底前邊查邊改明年底前完成整治
“我們的村級工業區,量大面廣且無序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在昨日召開的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中,副市長郭文海首先劍指村級工業區,“全面推進主要分兩個步驟:從現在到年底各區鎮村邊查邊改;明年開始,在嚴格執法的同時要追究主體責任,不僅追究涉事企業,還追責黨政干部。”
根據《佛山市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2015年6月至12月為區、鎮(街)自改自查階段,通過邊排查邊整改,完成清理淘汰一批,落實整治提升一批,逐步完善環保手續;2016年1月至9月為督促整改階段,對未按規定期限完成整治的村級工業企業,由各區政府依法責令停止生產、停產整治或關閉。經整改無法達到要求的,堅決取締關閉;2016年10月至12月為驗收階段。對本輪整治過程中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將嚴格追責。目標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全市村級工業區的環境整治提升,規范環境管理,實現達標排放。
此外,在整治的同時,同步落實第一批試點村級工業區“一村一策”整治。對已納入整治計劃的104個試點村(居),確保于2015年底完成“一村一策”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而在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工作進度的跟進和巡查驗收上,建立月報制度,實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組織開展年中巡查、年底驗收檢查,擬引入第三方評估或環境審計。
大氣污染防治:
pm2.5、pm10年均濃度要持續下降
在《佛山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5-2016年)》(征求意見稿)中,我市將兩年的顆粒物減排目標定了下來:2015年,pm2.5、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6%、5%。2016年,佛山pm2.5、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12%、8%。
“在大氣污染上,燃煤的貢獻率是排在前面的,尤其是電廠,所以我們要求電力行業在今年11月1日前完成‘超潔凈排放’改造,各區必須在11月30日前完成鍋爐淘汰整治任務。另外,全市7萬多輛黃標車也要在11月前提前淘汰完畢。”郭文海表示,還要擴大重點揚塵污染控制區域范圍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要求建設工地、特別是道路施工工地做好揚塵污染控制,開展碼頭、沙場、攪拌站等堆場整治。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在今年年底前,全市建成區內所有排放油煙的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等。
江河涌整治:
全市227條主干內河涌明年底消除黑臭
據悉,作為嶺南水鄉的佛山,內河涌多到難以計數。家門口大樹下乘涼,望著身邊流動河涌是不少佛山人兒時的記憶。在《佛山市江河涌綜合整治行動方案(2015-2020年)》(征求意見稿)中,將推進全市227條主干內河涌“一河一策”治理,2016年底消除河涌黑臭,至2020年,水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水生態功能基本得到修復。
“廣佛跨界河涌治理省里督辦今年要摘牌,所以要積極開展廣佛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完善聯合監管機制。而在城市內河涌整治上,要嚴格環保準入,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加速村級工業環境整治以及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郭文海強調,還要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強化面源污染治理和環境執法監管。
此外,在飲用水源地的保護上,郭文海坦言不易。根據方案,將重點保護西、北江飲用水源安全,優化調整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加快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標準化建設工作,加強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加大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周邊污染源的管理力度等。
環境監管網格化:
各區6月底前完善方案7月全面實施
根據我市工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村級工業企業污染問題尤其嚴重,監管難度較大等現狀,我市需要編織一張環境監管網絡實現鐵網治污,將監管責任延伸到基層,并發動全民參與環保監督。
根據《佛山市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工作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我市將以2014年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企業和環境統計為基礎,以鎮(街道)為基本單元,明確區、鎮(街道)網格責任人、管理責任和監察分工。要求各區6月底前完善具體實施方案,7月全面實施,2016年探索實現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業務信息化。在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上,則擬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按照自然村地域界限、工業區集聚程度等,將村級工業區劃分若干個網格,網格責任人由村兩委會干部、自然村小組負責人組成,每30家工業企業配置1名專職環保協查員。要求今年7月底前報送網格管理劃分方案,8月全面實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