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存在哪些困難?
如何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近日對云南省牟定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了調研,有如下思考。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牟定縣積極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6個,涉及18個自然村,目前項目運行基本正常,村莊環境臟亂差現象有一定改善,社會效益初步顯現。但在項目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對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一些鄉鎮領導沒有履行對轄區內環境質量負總責的義務,認為農村天地廣闊,環境容量大,有點污染沒關系,對破壞生態資源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科學發展的觀念樹得不牢。加之地方經濟實力有限,提供環保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的能力薄弱,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處于落后狀態。
制度不健全導致運行管理跟不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以后,一些地方只注重建設而忽視管理,沒有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時,由于缺少運行管理經費,管理制度難落實,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項目運行不正常或基本不運行。
群眾環境意識不高。農民傳統生活習慣短期內難以改變,濫施濫用農藥、農膜、化肥,隨意丟棄生產生活廢棄物等現象較為普遍。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投資不足。一方面由于項目無前期工作經費,導致實施方案質量不高,在國家和省級項目競爭中難以取勝。另一方面,由于上級補助資金全部是項目資金,地方政府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難以配套,項目完工驗收后沒有運行維護經費,導致設施無法正常運行。
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建議
結合調研情況,筆者對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如下建議:
提高認識,強化地方政府的環境責任。新的《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地方政府要樹立責任意識,把環境保護特別是農村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
完善政策,切實推進農村環境保護。按照現行政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必須實行連片治理。而像牟定這樣的地方屬于山區,大部分村莊比較分散,一個行政村有幾個自然村,自然村與自然村之間都比較分散。為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建議對現行的政策做適當調整。
突出重點,加大農村環保投入。地方政府要將農村環境保護資金列入預算,實行“以獎代補,以獎代治”的政策,在縣級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建議增加上級補助標準。資金要優先傾斜在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方面,確保群眾喝上干凈的水。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項目運行正常。建立“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環保牽頭、部門協同、聯合推進”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各鄉鎮要動員群眾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環保鄉規民約,由村民推選有威信的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為環保監督員,負責當地日常環境保護的協調和監督管理。各農戶簽訂《農民家居環境聯戶保潔協議》,實行農村環境村民自治。健全鎮村兩級環保機構,鄉鎮要有清運人員,村組要有保潔人員,采取縣鄉補一點、村級擠一點、群眾按“一事一議”籌一點的辦法,解決保潔人員的報酬問題,促進農村環境持續改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