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呈蔓延態勢 全社會行動守衛生命之源
更(geng)新(xin)時間:2015-07-31 09:39
來源(yuan):中(zhong)國環境報
作者:
閱(yue)讀:1155
十堰市和丹江口市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圍繞清潔水源為核心目標,形成了新的產業鏈條,這條產業鏈從治污環保產業,到有機生態循環農業,再向林業、健康旅游產業、綠色能源產業以及無污染高科技等等產業延伸……
7月14日上午,位于南水北調源頭十堰市丹江口水庫庫區的玉皇頂果園場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北京專職調研南水北調水質保護問題的媒體工作者,為了一江清水北上,十堰市在全面防治水污染的過程中,帶動了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在關停并轉一些企業的同時,也圍繞清潔水源為核心目標,形成了新的產業鏈條,這條產業鏈從治污環保產業,到有機生態循環農業,再向林業、健康旅游產業、綠色能源產業以及無污染高科技等等產業延伸……
張慧莉:局部"犧牲"換來新商機
十堰市為南水北調工程大局做出了局部"犧牲",該市副市長張慧莉指出,為了保證"清水入庫,清水北上",十堰市在產業污染源整治上狠下功夫,自2012年以來共關閉轉產規模以上企業560家,其中年產值15億元的姜黃加工產業為其支柱產業因排污超標而被停產,安置下崗職工6萬人,永久減少稅收22億元;拒批有環境風險的重大項目120個,涉及投資總額260億元;全市共投入6.6億元進行工業污染治理企業100家同時實施清潔生產企業260家,投入3億元完成了200個村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
據張慧莉介紹,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一期工程以及大壩加高蓄水,兩次共淹沒土地55.2萬畝,先后兩次移民46.9萬人,同時南水北調后丹江口水庫轉為以蓄水為主,發電量和發電收入隨之減少,每年直接減少十堰財政收入8.29億元,但每年用于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配套支出15億元,財政增支減收數額巨大。
事實上,十堰市目前仍有貧困人口82.98萬人,作為南水北調核心區的十堰市以及源頭水庫區的丹江口市的確需要國家和社會更多的關注與幫扶,張慧莉說,盡管治污防污投入巨大,但是為了清水北上,他們治水護水也是不惜代價,只要聽說哪里有好的環保項目,他們都會及時去考察,考慮引進。
作為主管全市招商引資副市長的張慧莉向表示,該市在關閉一批舊產業之后,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鏈條和大量商機,為今后招商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希望有更多的企業關注這個水源區的發展,并能帶來好的項目。
王春生:引水思源做好招商引資
在玉皇頂果園,陪同調研考察的丹江口市副市長王春生說,他以前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管委會投資促進處工作,去年8月到這里掛職,主要負責與北京對口協作以及招商引資等工作。
王春生透露,目前他已經完成了北京與丹江口市10多個鄉鎮的對接幫扶工作,曾多次帶隊入京招商引資,目前有多個項目落戶丹江口市。
據了解,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丹江口市各大醫院的合作項目,是王春生一手促成的。該項目之前準備落戶江蘇。王春生得知這一消息,先后兩次赴京找到聯盟負責人,希望項目能落戶丹江口市。該聯盟負責人了解到,丹江口庫區人民為南水北調做出了犧牲和貢獻,特別是有個叫鹽池河的鄉鎮,為了保護水質竟然沒有開辦一家企業,備受感動,最終決定把該項目落戶丹江口。
王春生說,庫區移民為南水北調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作為北京人掛職在丹江口,飲水思源,應當利用自己的優勢,全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清水行動"全力治污帶動生態環保行業發展
據十堰市政府工作人員介紹,為確保境內入丹江口水庫河流水質穩定達標,自2012年起全面開始展開了神定河、泗河、犟河、劍河、官山河五條不達標河流治理工程,成立五河治理工程指揮部,實行由市級領導掛帥的河長負責制,拉網排查整治排污口,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5.84億元。
同時全市展開聲勢浩大的"清水行動",整治環境違法企業。經過3年的治理,目前官山河水質已穩定在2類,劍河水質基本穩定在3類,而神定河、泗河、犟河水質僅接近5類水質標準。
張慧莉談到,懇請國家支持五河治理,如入河排污口整治、清污分流管網、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等項目。據介紹,要保證清水北上,十堰市還需要建設多個污水處理廠。
目前該污水處理廠已委托第三方北京碧水源公司運營管理并升級改造。經其處理的污水可達4類,在神定河污水處理廠下游,還有一家污水處理廠,正在由十堰市深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建運營,據介紹,通過人工快速滲透系統,上游4類水質可望達到1類或2類。
據了解,目前北京與十堰幫扶對接,圍繞生態環保建設,如今對接了碧水源、北排集團、東方園林、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中廣核環投公司等,對接企業投資項目均已開工或簽訂合作協議。
創建生態美麗鄉村有機生態循環農業迎機遇
全力治污為建設良好生態環境打下了基礎,而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又極大促進了特色產業發展,從而為建立新型產業鏈條提供了保障。
盡管庫區水源豐富,但也要節約用水,以保證充足的水源北送,據果園負責人說,太陽能防蟲燈避免了農藥的使用;而三葉草即可以除去水中超標的氮其本身又可以成為有機肥料,實現有機種植;這樣即利用水土保持又從源頭上保護南水北調的水源。
采訪團隨后來到丹江口市六里坪鎮馬家崗村,這是一個美麗的移民安置村,也是生態旅游示范點。在這里,村民生活污水經管網收集入化糞池后接入人工濕地,人工濕地上草木茂盛、美人蕉開得正旺。據了解,村民生活污水經厭氧預處理后,再由濕地填料和植物的過濾吸收吸附和氧化分解等多種凈化過程達標排放,有效地解決了村民生活污水處理難的問題。
目前馬家崗村不僅完善了水電路網絡通信、文化廣場、綠化等基礎設施,而且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推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據了解,馬家崗村只是丹江口市165個生態鄉村移民安置點的一個。
在馬家崗村旁邊有一個濕地公園,成群的水鳥在那里飛翔歇息,據村民介紹,以前的臭水溝經整治綠化,如今已變成鳥的天堂,也成了居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防治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村民人人有責,每個村還設有專職的護水工崗位來監督環境和水源保護。
"十三五"期間,丹江口市將重點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和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農村實現"生態、生產、生活"三位一體協同清潔發展,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目前丹江口生態農業主打綠色特色牌,如柑桔產業、武當道茶、中藥材產業為其三大特色產業。市農業局副局長李進指出,丹江口將建設百萬畝生態農業產業基地,建成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同時大力推廣"柑桔-草-雞"、"果園生草覆蓋"等生態循環農業種養模式;同時將推進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百億縣(市)建設,據了解,今年集中簽約了11個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投資達15個億。
南水北調源頭水,好山好水,的確是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的好機遇,一是種植可以涵養土壤水分,其次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既確保了綠色有機農業的品質又保護了水源。
據了解,目前丹江口市通過國家權威機構認證的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達39個,如武當蜜橘、翹嘴白魚、丹江口青蝦、武當榔梅等已在國內外小有名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