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上一場風從春吹到冬 新能源產業大幅受益冬奧
更(geng)新時間:2015-08-03 20:30
來源:中國(guo)新聞(wen)網(wang)
作者(zhe):
閱讀:1038
7月31日晚6時,吉隆坡傳來喜訊,北京、張家口經過多輪角逐最終勝出,成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這是張家口繼“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獲批之后又一重大喜事。申奧成功,究竟哪些區域以及哪些產業將獲益最大?
“冰上項目主要在北京市內,雪上項目主要依托張家口崇禮縣和北京延慶縣,這兩縣將是獲益最大的兩個地方。”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表示,“可以預見的是,冬奧會申辦成功,旅游產業、體育運動產業、基礎設施產業、可再生能源產業等將獲得政策支持以及市場助力,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崇禮翻身
張家口地處京、冀、晉、蒙4省市區交界處,是北京的北大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開放較晚。與其他地方相比,張家口的經濟明顯落后一大截,其下轄的13個縣中,就有10個國家級貧困縣。
雖然屬于首都經濟圈范圍內,又毗鄰晉、蒙等資源大省,但煤化工等產業并未得到大力發展。“處于北京‘上風上水’的位置決定了其與北京‘唇齒相依’的關系,為確保北京的水源、空氣質量,張家口舍棄了很多。”張家口某縣一位官員表示,“但并不后悔,恰恰是這種‘慢發展’,張家口的環境生態才得以更好的保護,而成了我們的后發優勢,此次申奧成功或與此有關。”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認為張家口、崇禮成為冬奧會舉辦地是眾望所歸。他長期關注張家口與崇禮的發展,早在2012年起就參與創辦“中國城市發展論壇”,該論壇模仿“達沃斯”模式,每年舉辦冬夏兩季論壇,而會議永久地址正是張家口崇禮。
“當時有很多‘大佬’、‘大腕’不理解,認為召開城市會議,研究的是都市圈與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投融資、京津冀一體化等諸多重大主題,為什么要跑到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馮奎說,“能在尋常處看到不尋常的定位與前景,這就是專業眼光。張家口,特別是崇禮,有一流的自然環境,一流的雪場條件,這是能作為申奧城市最基本的條件,也是被中國奧申委、國際奧委會‘看上’的主要原因。作為城市發展的推動者,我們也很早就發現張家口與崇禮不同尋常的城市定位與發展前景。實踐證明,張家口、崇禮這樣的地方,厚積薄發,會有超乎預料的表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著“雪域之都”稱號的崇禮,近些年“雪產業”發展迅猛。據媒體報道,崇禮縣四臺嘴鄉是崇禮滑雪場主要集中地之一,冬奧雪上項目賽場地的多個滑雪場均在這個鄉境內。
該鄉分為前溝、后溝,前溝以礦石開采為主,鼎盛時期,開采企業多大20多家,一度曾是該鄉主要的稅源。隨著礦石價格的跌落以及環保壓力的增大,曾經的盛景已不復存在,目前礦山企業已基本關閉。
而在后溝,豐富的雪資源漸漸成為當地的熱門產業,各類雪道、國際標準雪場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滑雪愛好者,已成功舉辦數屆“中國˙崇禮國際滑雪節”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賽事。
與此同時,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旅游租賃、器械裝備、住宿、餐飲、交通等旅游休閑消費。
“申奧將再掀中國冰雪運動的高潮”。馮奎表示,張家口的旅游已有較好基礎,特色鮮明。比如崇禮已經是華北冬季旅游勝地,國家級滑雪運動基地;蔚縣是北京民俗文化生態休閑區;張北是自駕車休閑旅游目的地,草原風情及與黃家文化相融合的生態度假區等。
此外,受冬奧會的拉動,運動產業、基礎設施產業(包括鐵路、公路以及通航產業)等產業將得到大力發展。此外,可再生新能源產業將獲得政策支持與市場助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張家口的優勢產業之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