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宣傳要突出多元性針對性
環境宣教是環保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激發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筆者結合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的實踐,對新時期如何抓好環境宣傳教育進行了認真思考,建議環境宣教要堅持“六個面向”,突出多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面向黨校。黨校是領導干部培訓的主陣地。領導干部具有社會經濟決策權,提高領導干部的環境意識十分重要。地方黨委要把環境相關知識納入干部培訓計劃,作為領導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培訓,切實糾正部分領導干部的政績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面向社會。社會宣傳教育是環境宣傳教育的基礎。要抓住重大節點,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利用報刊、電視、網絡、廣播、微信、微博等平臺,全方位、多層次宣傳環境法律法規、政策和環保知識。近年來,東坡區在世界環境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大節日期間,在中心城區設置環保宣傳咨詢點。在今日東坡報開辟環保專欄,長期開展環境宣傳。利用東坡之聲有線廣播,將環保法律法規和環保知識傳送到千家萬戶。利用東坡在線網,廣泛開展環境宣傳。
面向企業。排污企業是環境宣傳教育的主戰場。企業是造成大氣、水體、土壤污染的主體,環保部門務必加強對企業的環境宣教力度。每年有計劃地、分期、分批組織召開排污企業法定代表人和環保專干培訓會,培訓主要內容是環境法律法規、環境警示案例、環保專業知識。以當地發生的環境案例為教材,堅持以案說法,開展警示教育。堅持環境巡查與環境宣傳教育相結合,創新一廠一策的宣傳教育模式,提高企業員工的環境意識。指導鼓勵企業清潔生產,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
面向鄉村。農村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是環境宣傳教育的重點。環保部門要主動協調鄉鎮,利用有線廣播宣傳環保知識。各鄉鎮利用村組干部會、黨員會、群眾會,開展環保宣傳。組織聯系干部走村入戶,送去宣傳資料,教育農民群眾不亂傾倒垃圾等,鼓勵廣大農民關心環保、參與環保。在每年“三下鄉”活動中,環保部門要精心組織、不斷創新,將環境宣傳教育有機融入“三下鄉”活動。
面向社區。社區是城鎮居民居住和生活的集中地。環保部門要組織環保志愿者宣傳隊,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方式。近幾年來,在東坡區環保局指導和支持下,中心城區芙蓉路社區開展“環保換一換”志愿服務活動。活動中,不少學生、市民拿來塑料瓶、易拉罐、廢舊報紙、舊課外書等,兌換筆記本、彩色水筆、洗衣粉等學習和生活用品,深受群眾歡迎。
面向學校。充分利用學校主陣地、課堂主渠道開展環境宣傳教育,開展校內外環保實踐活動,增強青少年的環境意識。東坡區各中小學在環保、教育部門指導下,開展環境教育工作有特點、有亮點、見實效。一是堅持舉辦培訓會。每年年初東坡區環保局、教育局都舉辦部分中小學校長等參加的環境教育培訓會,由環保局相關人員主講。各中小學舉辦教師環境教育培訓會,由校長或邀請專家主講。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全區各中小學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環境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三是營造環境氛圍。學校設置固定環保宣傳櫥窗,環保書籍進入學校圖書室。四是堅持學科滲透。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將環保知識滲透到相關學科。五是開展校內外環保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環保知識競賽、環保征文比賽等活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