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鐵腕治污打贏翻身仗
2015年,臨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7.4%、17.1%、40%和17.2%,改善幅度分居全省第1、1、1和3位,空氣優良天數增加53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居全省第7位、改善幅度居第1位;獲省生態補償金1471萬元,居全省第1位。這是記者日前從山東省臨沂市環保局了解到的一組數據。
這組數據,正是去年臨沂市上下齊心、鐵腕治污的最好詮釋。
去年初,臨沂市因大氣污染問題被環境保護部委托華東環保督查中心公開約談。被約談后,臨沂市迅速把大氣污染防治擺上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以鐵腕手段認真落實整改要求,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環境空氣質量實現明顯改善。
上下齊心,打響治污攻堅戰
2015年2月16日,臨沂市召開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動員大會,作出“向大氣污染宣戰”的莊嚴承諾。
隨后,臨沂市研究出臺了《全市大氣污染防治2015年攻堅行動方案》和《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15年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進入全省前6位,主要指標位次不進入全省后3位,空氣質量指數瞬時值不出現全國排名末位,2016年、2017年在全省排名每年再提高一個位次”的攻堅目標。
臨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抽調職能部門骨干力量形成環保攻堅合力。制定實施調度、督導、通報、約談、問責等各項制度,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行“屬地管理、條塊管理、共同負責”。制定實施《大氣環境生態補償辦法》,對縣(區)按月考核獎懲。
臨沂市還積極強化政府服務職能,正確預判和妥善解決企業治污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專門成立了企業整治幫扶小組,各縣區對所有停產整治企業,由縣級干部帶隊,“一企一策”幫扶指導。
臨沂市不斷強化社會監督,把“12369”環保舉報熱線并入市政府“12345”服務熱線直接受理,同時在市級新聞媒體每半月發布一次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和縣區空氣質量排名。
環保倒逼,解決結構性污染難題
面對環保壓力、發展壓力以及人民群眾對藍天白云的期盼,臨沂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工業治理、揚塵治理、機動車尾氣治理、產業結構調整等8項重點任務。其中,停產治理企業57家,限產限期治理企業412家。
據了解,臨沂市停產治理的57家大氣污染企業,基本都屬于高耗能、高排放、產能過剩產業。臨沂市從調整產業導向、搭建集約發展平臺、實施工藝改造、加快“退城進園”等多個方面推動行業、企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效果。
木材加工是臨沂市的傳統產業,企業使用的燃煤鍋爐多達3000余臺。為解決燃煤污染問題,臨沂市投資12億元建設了超低排放供熱中心,實行半徑15公里區域內統一供熱,為企業集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此外,為優化城市產業布局,臨沂市加快實施“退城進園”,計劃3年內污染企業搬遷產能占比達到60%,搬遷企業59家。
2015年,臨沂淘汰鋼鐵產能150萬噸、焦化產能260萬噸,關停陶瓷7300萬平方米、非煤礦山88個,但工業運行趨穩回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880億元,增長6.5%;工業能耗大幅降低,用電量下降6.2%,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20%,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1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產值比重達27.2%,提高一個百分點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快于全部工業5個百分點,環保倒逼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得到較好體現。
舉一反三,嚴查嚴懲環境違法
針對華東環保督查中心檢查發現的13家企業環保問題,臨沂市迅速組織有關縣區和部門進行了嚴肅查處。其中,對13家企業的每一項違法行為,由環保部門分別立案,全部予以頂格處罰,共立案28起,處罰總額244萬元;對不正常使用在線監測和污染治理設施、規避監管的7家企業,由公安機關依法對9名責任人分別予以10日或15日拘留。
在此基礎上,臨沂市舉一反三,以環保法實施為契機,對全市所有排污單位開展了拉網式排查整治,持續開展“環保夜鷹”執法行動,始終保持執法高壓態勢。
2015年,臨沂全市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462起,同比增長76%;處罰金額7060.98萬元,同比增長132%。查處環境犯罪、治安案件147起,刑事、行政拘留112人。
此外,臨沂市還大力推進環境信息公開,督促重點排污企業在顯著位置設立電子顯示屏,向社會公開在線監測數據、環保承諾事項等信息,接受群眾監督。每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違法企業信息,納入企業誠信約束體系。
在環保重壓之下,經濟發展是否受到阻礙?記者了解到,2015年,臨沂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平穩,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63.2億元,增長7.1%;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3.4%,高于全省7.4個百分點、居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3220億元,增長14%。
目前,臨沂市57家停產治理企業已復產41家,412家限產治理企業已解限353家。隨著治污企業陸續達標開工,臨時放假職工也陸續返崗。同時,通過實施積極的金融信貸措施,并未引發大的金融風險問題。2015年,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左右,低于全省平均值;社會治安穩定形勢持續好轉,全市盜、搶案件同比分別下降7.5%、23.9%。
“事實證明,治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完全可控、能夠解決,并不對立。只要瞄準目標,順勢而為,就完全能夠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臨沂市環保局局長趙立新對記者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