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今年將推進9個地表水廠(凈水廠)建設
你知道嗎?去年,全市用水總量約16億立方米,而取用地下水占比近50%。用水結構不合理,地下水超采導致地面沉降,加快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設迫在眉睫。為此,今年我市著力推進9個地表水廠建設,以減少對地下水的依賴。
現狀
我市用水近半取自地下
據了解,地下水是我市主要的供水水源,自20世紀70年代初,我市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開采集中于阜城及各縣市城區,主要是自來水廠集中供水和企事業單位自備水井開采。
“2015年全市用水總量約16億立方米,取用地下水占比近50%。”市水務局局長李磊在全市水利工作會議上說,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急需加快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設,盡快解決用水結構不合理問題。
危害
引發地面沉降等地質問題
潁州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阜城和五個縣市城區用水及農村飲用水幾乎全部用地下水,阜陽地下水超采面積1749平方千米,占全省超采區面積的57%,已經形成阜陽城區水位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等嚴重地質問題。
“我市水資源比較緊缺,人均水資源量410m3左右,是全省的1/3,全國的1/5。”市水務局副局長于躍說,全市多年平均面降水量為900.8mm,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2.215億m3。
目前,水資源已成為制約阜陽發展的首要問題。根據規劃,我市測算的2030年用水量將達36億m3,與省下達我市2015年用水量控制指標19億m3相比,硬缺口約17億m3。
對策
加快用水結構調整
針對我市水資源總量緊缺、用水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今年,水務部門將統籌協調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加快用水結構調整。認真抓好9個地表Astyle="text-decoration:none"href="//www.dowater.com/">水廠、5個應急備用水源地、引江濟淮及附屬工程等水源工程推進。
“9個地表水廠中的太和縣經濟開發區自來水廠今年可建成,淮河南照取水工程(一期)明年可建成,界首市東城地表水廠計劃今年開工。”市水務局水政科科長馮春林說,潤河洼地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潁上縣淮河地表水廠(一期)、臨泉縣泉河地表水廠、阜南城南水廠、阜南城東水廠處在編制可研階段,潁東煤基工業園區自來水廠處在項目論證階段。
馮春林分析,9個項目估算總投資約30億元,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供水量3.6億m3,為提高全市生活、工業供水保證率,同時為減少地下水的開采,緩解地面沉降創造重要條件。
另外,通過實施西湖洼地等5個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增加地表水的供應量。5個應急備用水源地建成后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億m3。
今年,水務部門將編制完成5個應急備用水源地項目規劃,并上報可研,5個項目合計投資32億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