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558個鄉鎮計劃建設1584座污水處理設施
6月2日,重慶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了解到,到2017年底重慶將實現建制鄉鎮(含撤并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并確定成立環投公司將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要求負責實施。此舉即加快了鄉鎮生活污染問題解決,又全面盤活散落在各區縣碎片化的百億“死資產”。
會上重慶市環保局通報了2015年重慶環境狀況公報和2016年環保重點工作進展。2015年,長江干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主城區空氣質量新標準評價,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92天,超標天數為73天。2016年是實施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所有區縣全部實行國家空氣質量PM2.5評價新標準第一年,通過深入實施藍天行動“四控一增”措施,截至5月31日,都市功能核心區優良天數達118天,同比增加19天。
2016年,重慶市環保局將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五大環保行動。其中,2016年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已分解落實,共下達3000余項任務,任務繁重。
提升20個湖庫水質新華水庫深度治理方案已確認
56個湖庫水質提升方面,2016年的目標任務是完成20個湖庫的水質提升,實施66項工程任務。目前沙坪公園、華巖水庫、八一水庫、回龍橋水庫等4個湖庫已完成水質提升工程,彩云湖、龍灘子水庫、石花水庫、迎龍湖等4個湖庫的正在實施,翠湖、涂山湖等12個湖庫的工程招標等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主城區在湖庫整治的基礎上,正推進13個黑臭河段整治工作。
新華水庫整治是主城區56個湖庫整治的最大難點。導致新華水庫受到污染的根本原因是流域地下管網嚴重缺失、雨污不分。雖經2年多治理,上游仍未能實現雨污徹底分流。
從2013年即啟動流域管網專業勘察工程,共實施了7項管網工程。內源治理方面,渝北區實施了約6000立方米庫內清淤工程,以及約5000立方米前置庫建設以及生態修復工程。上述措施完成后,一定程度緩解了雨污水進入量。
為進一步解決新華水庫流域污染問題,渝北區委托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啟動編制新華水庫深度治理方案,并組織專家、業主代表等單位研究論證:一是進一步加強流域管網排查整治,二是實施入庫雨污水處理回用,三是實施清淤和生態修復。目前,方案已基本形成。新排查出流域上游6平方公里范圍內16處污水管網缺失問題,提出了深化上游管網整治、實施上游初期雨水調蓄處理、建設入庫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多余水量引流設施,以及實施清淤和生態修復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此方案于5月30日市政府專題研究確認。
建設1584座污水處理設施盤活區縣百億“死資產”
為加快解決鄉鎮生活污染問題,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7年底實現建制鄉鎮(含撤并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并確定成立環投公司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要求負責實施。重慶1558個鄉鎮需要建設1584座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規模126萬噸,總投資112億元。
重慶今年計劃新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226座。截至5月底,已新建成64座(累計建成873座),新開工建設54座,其他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啟動。預計今年12月底實現226座任務全部能保質保量完成,其他新建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明年6月底前,新建項目全部建成。
目前,環投公司已與重慶36個區縣簽訂《鄉鎮污水處理PPP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合同》,獲得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特許經營權。同時,獲得銀行授信150億元,有效保障了建設資金需求。到5月底,已有26個區縣的已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移交環投公司運維。
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資產由環投公司統一經營管理。一是環投公司直接投資33億元,用于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環投公司所有。二是中央和市級財政投入30.5億元,沉淀在已建和在建項目的資產,無償劃轉環投公司。三是區縣政府自籌38.5億元,投入到已建和在建項目中形成的資產,由環投公司逐步回購。
此舉將散落在各區縣碎片化的百億“死資產”全面盤活,實現鄉鎮污水良性治理、可持續運維。環投公司還通過公開招投標,引入專業公司實施第三方治理,改變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維單位多頭管理、良莠不齊的現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