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布《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水資源保護條例》
北極星節能(neng)環保網近日(ri)于新疆(jiang)昌吉(ji)州人民(min)政府獲(huo)悉,關于發布木壘(lei)哈薩克自治縣水資源保護條(tiao)例的通知(zhi),具體(ti)內容如下(xia):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水資(zi)源保護(hu)條(tiao)例
2016年(nian)1月23日木(mu)壘縣十六(liu)屆(jie)人(ren)民(min)代表(biao)大會(hui)第六(liu)次全體(ti)會(hui)議通過(guo)
2016年5月(yue)27日(ri)新疆維吾爾自(zi)治(zhi)區十二屆(jie)人民代表(biao)大會(hui)常務委(wei)員會(hui)第二十二次會(hui)議(yi)通過
第一(yi)條(tiao)為了合(he)理開發、利(li)用、節約和保(bao)(bao)護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可持(chi)續利(li)用,促(cu)進自(zi)治(zhi)縣經濟社(she)會發展,根(gen)據(ju)《中華人民共(gong)和國水法(fa)》、《中華人民共(gong)和國水土保(bao)(bao)持(chi)法(fa)》等(deng)有關(guan)法(fa)律、法(fa)規,結合(he)自(zi)治(zhi)縣實際(ji),制定(ding)本條(tiao)例。
第二(er)條在(zai)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資源(yuan)開發、利用、節(jie)約、保護、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cheng)水資源包(bao)括(kuo)地(di)表水和地(di)下水。
第三條自治縣水資源保護堅持以下原(yuan)則:
(一)保(bao)護優先(xian),以水定需、總量(liang)控制(zhi),定額管(guan)理,全面節約;
(二)確保人畜飲水,擴大生態用水,統籌生產用水;
(三)合理利用地表水(shui),限制(zhi)提(ti)取地下水(shui)。
第四條自治縣人(ren)民(min)政府應當將水(shui)(shui)資(zi)源(yuan)保護工作納(na)入(ru)國民(min)經濟和(he)社會發(fa)展(zhan)規劃(hua),建立和(he)完善水(shui)(shui)資(zi)源(yuan)保護機制,采取有(you)效措施,對沿天山(shan)一線(xian)坡(po)度(du)25度(du)以上的山(shan)區(qu)耕(geng)地,逐步(bu)實行退耕(geng)還林(lin)還草,保護植被(bei),涵養(yang)水(shui)(shui)源(yuan),改善生態環(huan)境(jing)。
第五條自治(zhi)縣人民政府應當(dang)建立用(yong)水指標考(kao)核體系,加(jia)強用(yong)水總量控(kong)制(zhi)、用(yong)水效率控(kong)制(zhi)、水功能區限制(zhi)納污的管理(li),促(cu)進水資源(yuan)可(ke)持續利用(yong)。
第(di)六條(tiao)自治縣水行(xing)政(zheng)主管部門負責(ze)本行(xing)政(zheng)區域內(nei)水資源管理和監督工作。
發展和(he)改革(ge)、商務和(he)經濟信息化、住房和(he)城(cheng)鄉建設(she)、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農業(ye)、林業(ye)、畜(chu)牧(mu)、旅游、衛(wei)生(sheng)、食品藥(yao)品監(jian)督、公安(an)機關等部門按照各(ge)自職責(ze),做好水資源保護、監(jian)督和(he)管理的有(you)關工作。
鄉(鎮)人民(min)政(zheng)府應(ying)當協助水(shui)行政(zheng)主(zhu)管部(bu)門做(zuo)好(hao)水(shui)資源保護、監督和管理工作。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he)個人都有保護水(shui)資(zi)源(yuan)的義(yi)務,有權對破壞和(he)污染水(shui)資(zi)源(yuan)的行為(wei)進行制(zhi)止(zhi)、檢舉和(he)控告。
自治縣人(ren)民政府對(dui)在水資(zi)源節約、保護和(he)管(guan)理(li)中,做(zuo)出顯著成績(ji)的單位和(he)個人(ren)給予表(biao)彰和(he)獎勵。
第八條自(zi)(zi)治縣(xian)水行政主管(guan)(guan)部(bu)門應當會(hui)同環境(jing)保(bao)護主管(guan)(guan)部(bu)門,對縣(xian)域(yu)內各大河(he)系(xi)劃定(ding)水源保(bao)護區(qu),報自(zi)(zi)治縣(xian)人民政府批(pi)準,設立(li)標志,并向社會(hui)公(gong)告(gao)。
在水源保(bao)護區內禁(jin)止下列(lie)行為(wei):
(一(yi))修建(jian)旅游度假、漁塘、牲(sheng)畜(chu)藥浴池、滲漏(lou)廁所(suo)等(deng)建(jian)筑(zhu)設施;
(二)傾倒垃圾、廢(fei)渣、廢(fei)水和其(qi)他廢(fei)棄物(wu);
(三)砍伐水(shui)(shui)源涵(han)養林、水(shui)(shui)土保持(chi)林、天然次生林;
(四)探(tan)采礦、挖砂、采石、取土;
(五)超載放(fang)牧;
(六)修(xiu)建墓(mu)地;
(七(qi))其他污染水(shui)體和破壞植(zhi)被的(de)行(xing)為。
第九條自治縣環境保護主(zhu)管部門應(ying)當對(dui)縣域內山泉、河流、水庫等飲用水水源地(di)劃定保護區,報自治縣人(ren)民政府(fu)批準,設立明確(que)的地(di)理界標和明顯的警(jing)示(shi)標志(zhi),并向社會公告,任何單位或者(zhe)個(ge)人(ren)不得擅自移動(dong)或者(zhe)損毀。
在飲(yin)用水水源(yuan)保護區內,除本(ben)條例第八條禁止的行為外,還禁止下列(lie)行為:
(一)翻越、破(po)壞防護網;
(二(er))露營、野(ye)炊、宰(zai)殺牲畜、洗滌等污(wu)染水(shui)質的活動;
(三)使用(yong)農(nong)藥和(he)化(hua)肥;
(四)丟(diu)棄及掩(yan)埋動物(wu)尸體;
(五)法律法規(gui)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條禁(jin)止在縣域所有河(he)道內打井、取土、堆放(fang)(fang)物料、傾倒垃圾、排放(fang)(fang)污水(shui)、修建廠(chang)房或(huo)其(qi)他建筑設施。
自治(zhi)縣水行政主(zhu)(zhu)管部(bu)(bu)門應(ying)當(dang)會同國土資源主(zhu)(zhu)管部(bu)(bu)門對河道采砂(sha)劃定禁采區(qu)、可采區(qu),按需(xu)批量,現采現清(qing),確保河床平整。
第十一條農(nong)業灌(guan)溉(gai)用水(shui)實行初(chu)始水(shui)權分配制,縣域(yu)內農(nong)業灌(guan)溉(gai)面(mian)積控制在二輪(lun)承包土(tu)地以內。
第(di)十二條年度供水使用(yong)應當(dang)保證城(cheng)鄉居(ju)民(min)飲水安全及生態(tai)基本用(yong)水。
各水庫預留(liu)水量不得低于以下標準:
(一)三眼泉水庫200萬立方米;
(二(er))白楊河水庫40萬立方米;
(三(san))博(bo)斯坦水(shui)庫40萬(wan)立(li)方米;
(四)大石頭水庫10萬立方米;
(五)龍王廟水庫(ku)100萬立方米(mi)。
第十三(san)條農村(cun)人畜飲水無替代水源確(que)需鑿井的,需經自治縣水行政(zheng)主管部門現場(chang)勘測后,按(an)規(gui)定程(cheng)序(xu)報批實施(shi)。
農村(cun)人(ren)畜飲(yin)水(shui)、生態用(yong)(yong)水(shui)和農業灌溉用(yong)(yong)水(shui)需更(geng)(geng)新機電井(jing)(jing)的,經自治縣水(shui)行政主管部門現場勘(kan)測后(hou),按規(gui)定程序報批實(shi)(shi)施(shi);農業灌溉用(yong)(yong)水(shui)需更(geng)(geng)新機電井(jing)(jing)的,其(qi)流量大于(yu)60立方米(mi)/小時,而且未實(shi)(shi)施(shi)高效(xiao)節水(shui)灌溉技術(shu)的,不得批準(zhun)更(geng)(geng)新。
更新(xin)機電(dian)井(jing)與舊(jiu)井(jing)的(de)距離不得超過50米,鑿井(jing)前(qian)應當提前(qian)填埋舊(jiu)井(jing)。
第十四條取用(yong)地下(xia)水(shui)(shui)的單位和(he)個人,每(mei)年十二月三(san)十日前(qian)按規定報(bao)送本年度實際用(yong)水(shui)(shui)量(liang),申請下(xia)年度用(yong)水(shui)(shui)計劃,經自治縣水(shui)(shui)行政(zheng)主管部門批準(zhun)后執行。
機(ji)電井應當安裝符(fu)合國家(jia)標準的水、電計(ji)量設施(shi),提(ti)水量實行水、電雙控。
第(di)十五條農業灌溉用水(shui)實(shi)行差(cha)異化水(shui)價管理(li)。
二輪(lun)承(cheng)包土地(di)灌(guan)溉(gai)超出定額(e)的水量和(he)二輪(lun)承(cheng)包土地(di)以(yi)外的灌(guan)溉(gai)用水,按(an)照相關規定收取水費。
第十六條(tiao)農戶節約(yue)的(de)地表灌溉水量,可(ke)以(yi)依法(fa)進行交易。
農戶因棄耕、撂(liao)荒地節余(yu)的(de)水(shui)量(liang)不得進行交(jiao)(jiao)易;凡進行交(jiao)(jiao)易的(de),在下一輪配水(shui)計(ji)劃中,扣除違規交(jiao)(jiao)易的(de)水(shui)量(liang)。
第十七條工業用(yong)水(shui)由供水(shui)單位統一開發(fa)、集中管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de)用(yong)水(shui)企業和個人應當執行以下規定:
(一)按(an)照自治區(qu)和(he)自治州規定標(biao)準(zhun)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繳納水資(zi)源費(fei)、水資(zi)源補(bu)償費(fei)和(he)水土保(bao)持補(bu)償費(fei);
(二(er))新、改(gai)、擴建(jian)工業項(xiang)目應當(dang)修建(jian)使用(yong)水(shui)循環利用(yong)系統,修建(jian)污水(shui)凈化(hua)設(she)(she)施,形(xing)成中水(shui)用(yong)于生態建(jian)設(she)(she)。
(三)新、改(gai)、擴建工業項(xiang)目(mu)建設(she)時,應當依法編制水(shui)資源論證和(he)水(shui)土保持方案,并(bing)向自治縣水(shui)行政主管部門報備(bei)。
未提交水資源論證和水土(tu)保持方案或(huo)者未向(xiang)自治縣水行(xing)政主管(guan)部門(men)報備的,自治縣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不(bu)得批準建設項(xiang)目。
第十(shi)八條推(tui)行和鼓勵(li)城鄉居(ju)民使用(yong)節水器(qi)具,安裝飲用(yong)水計量(liang)(liang)設施。農村(cun)居(ju)民未安裝飲用(yong)水計量(liang)(liang)設施的,按本(ben)村(cun)人均用(yong)水量(liang)(liang)的三倍(bei)收費(fei)。
城鄉居民(min)不得擅自拆除飲用水計(ji)量(liang)設施(shi)和任(ren)意破(po)壞供水設施(shi)。
城(cheng)鄉居(ju)民(min)飲用水收費(fei)實行(xing)階梯水價,具(ju)體標準由價格(ge)主管部門制定(ding),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九(jiu)條生態林(lin)、城(cheng)鄉公共綠化(hua)和單位綠化(hua)灌溉應(ying)當采用高效節(jie)水技術,節(jie)約用水量。
公益林按權屬管理,自治縣水(shui)(shui)(shui)行政主(zhu)管部門在年(nian)度水(shui)(shui)(shui)量分(fen)配中,按林地灌(guan)溉定(ding)額確定(ding)用水(shui)(shui)(shui)量。
分配給各(ge)鄉(xiang)鎮(zhen)(場)公益林的定額用水量(liang),其水費應當納入自治縣財政年度預算。
公益林灌溉用水(shui)(shui)造成浪費或者林木干(gan)旱(han)死亡的,由自(zi)治縣水(shui)(shui)行(xing)政(zheng)主管部門以現行(xing)水(shui)(shui)價三倍至五倍收取水(shui)(shui)費,并責令其補(bu)栽(zai)。
第二十條自(zi)治縣水(shui)行政主管部(bu)門以及環境保護(hu)、國土資(zi)源(yuan)、住房和(he)城(cheng)鄉建設、衛生防疫(yi)等行政主管部(bu)門,應當按照各自(zi)職責,加強水(shui)資(zi)源(yuan)監控能力建設,執行水(shui)質監測(ce)(ce)國家技術規范和(he)標準,建立水(shui)資(zi)源(yuan)監測(ce)(ce)檔案,共享水(shui)質、水(shui)量、水(shui)位(wei)及水(shui)土保持(chi)監測(ce)(ce)數(shu)據(ju),監測(ce)(ce)結果由自(zi)治縣人民(min)政府定(ding)期向社(she)會統(tong)一公布。
第二十一條(tiao)違反本(ben)條(tiao)例第八條(tiao)規(gui)定(ding)(ding)的,由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自治縣水行政主(zhu)管部門或者有關行政主(zhu)管部門,按(an)照下列規(gui)定(ding)(ding)予以處罰:
(一(yi))修建旅游度假、漁塘、牲畜(chu)藥浴(yu)池、滲漏廁所(suo)等建筑設施的(de),責令限期拆(chai)(chai)(chai)除(chu)(chu),恢復原狀;逾期不拆(chai)(chai)(chai)除(chu)(chu)、不恢復原狀的(de),依法強制拆(chai)(chai)(chai)除(chu)(chu),所(suo)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并處三千元(yuan)以上三萬元(yuan)以下罰(fa)款;
(二)傾倒垃(la)圾、廢渣、廢水和(he)其他廢棄物的,責令停止違(wei)法行為,限期改正,對(dui)(dui)個人并(bing)處五百元以下罰(fa)款,對(dui)(dui)單位處五千(qian)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fa)款;
(三)砍(kan)伐水(shui)源涵養林、水(shui)土保持(chi)林、天然(ran)次生林的,沒收砍(kan)伐工(gong)具和實(shi)物,并處(chu)五(wu)百(bai)元(yuan)以上(shang)五(wu)千元(yuan)以下(xia)罰款;
(四)探采礦、挖砂、采石、取土(tu)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wei),限期恢復植(zhi)被,對個(ge)人(ren)并處一千元以(yi)(yi)(yi)上五(wu)(wu)千元以(yi)(yi)(yi)下罰款(kuan),對單位處五(wu)(wu)千元以(yi)(yi)(yi)上二萬元以(yi)(yi)(yi)下的罰款(kuan);
(五)超(chao)載(zai)放牧的(de),責令改(gai)正,并對(dui)超(chao)載(zai)的(de)牲畜按標準畜每只(頭)處三十元(yuan)以(yi)上五十元(yuan)以(yi)下的(de)罰(fa)款;
(六)修建墓地的(de),責令限期遷出,并(bing)處一千(qian)元以下(xia)罰款;
第二(er)十二(er)條違(wei)反本條例第九(jiu)條第二(er)款規定(ding)行為(wei)之一的,由自治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guan)部(bu)門責令停止(zhi)違(wei)法行為(wei),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二(er)十三條(tiao)違反本條(tiao)例第十條(tiao)第一款規(gui)定(ding)的,由自治縣水(shui)行政主管部(bu)門責令(ling)停(ting)止違法(fa)行為,采取補(bu)救措施,沒收非(fei)法(fa)所得,并處(chu)一萬元(yuan)以下(xia)罰款。
第(di)二(er)十四條(tiao)違反(fan)本條(tiao)例第(di)十八(ba)條(tiao)第(di)二(er)款規(gui)定,擅自拆除飲用水(shui)(shui)計量設(she)施或者破(po)壞供水(shui)(shui)設(she)施的(de),由自治縣水(shui)(shui)行政主(zhu)管部門責令限期(qi)改正,恢(hui)復原狀,并處五百(bai)元罰款。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gui)定(ding),應當受到行政處(chu)罰的(de)其他(ta)行為,依照(zhao)有關法律法規(gui)的(de)規(gui)定(ding)予(yu)以處(chu)罰。
第二十六條自治(zhi)縣、鄉(鎮(zhen))人民政府(fu)或者(zhe)有(you)關行政主管(guan)部(bu)門的工(gong)作人員,在水資(zi)源保(bao)護管(guan)理工(gong)作中玩(wan)忽職(zhi)守、濫(lan)用職(zhi)權、徇私(si)舞(wu)弊(bi)等(deng)行為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cheng)犯罪的,依法追(zhui)究(jiu)刑(xing)事責(ze)任。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自2016年8月1日起(qi)施(shi)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