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今年投11億治污
廣東省韶關市政府近日發布《2016年韶關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明確2016年度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將達到11億元,年內實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土地重金屬污染治理率達到48%。
延長產業鏈,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培育接續替代產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是《計劃》的重頭戲。
據悉,韶關將發展鋼鐵深加工產業,具體措施包括加快華南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以汽車零部件、緊固件、精密模具、機械制造為重點,吸引鋼鐵深加工產業集聚,延長鋼鐵產業鏈。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加快對接融入珠三角特別是珠江西岸裝備制造產業的分工體系。
韶關還將大力發展能源電力產業,推動韶關電廠、華電坪石B電廠發揮產能,推動超潔凈排放。韶關還將建成乳源大布風電場項目(一期),并推動乳源大布風電場(二期)等項目盡快動工建設,布局熱電冷聯供生物質發電等項目。
韶關傳統的重金屬等資源已漸漸枯竭,尋找新的優質資源迫在眉睫,對此,韶關政府負責人告訴記者,韶關將目光瞄向了稀土資源。
據介紹,建設稀土特色產業園是“百項工程興韶關”中的一項,韶關早在2013年已向廣東省申報開發稀土生產基地并獲得審批,現如今韶關推進稀土產業園規劃建設前期工作,加快稀土資源最為豐富的新豐縣稀土分離項目的建設進度。
除稀土外,韶關還推進乳源東陽光氟化工基地建設,支持乳源東陽光拓展工業鋁箔以及食品、醫藥包裝材料;支持相關縣(市、區)的精細化工園區提質發展,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
《計劃》還把發展大旅游、大農業作為接續替代產業的重要內容。重點加快環丹霞山旅游產業園基礎設施和入園項目的建設,以及“九齡故里·百里畫廊”等精品旅游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大農業,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工作,開展翁源縣大寶山礦周邊及仁化縣董塘鎮的農產品產地土壤修復試點試驗。
強化污染修復,以環保引領縣域發展
據了解,韶關是我國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是典型的資源城市,近年來資源枯竭和重金屬污染現象突出。
根據《計劃》,到2016年底,工業污染方面,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將達90.8%以上,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將達到15%,歷史遺留毀塌土地復墾率將達到42.37%。大氣污染方面,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不低于基準年2014年實際優良天數占比78.55%。
對受污染和毀損的土壤進行治理修復,推進重點礦區土壤調查和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復,爭取國家投資對已關閉煤礦礦區的塌陷土地進行修復;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村(組)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對農村垃圾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
發揮環保引領、倒逼作用,實現轉型升級,是《計劃》的重要內容。
據悉,韶關將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力度,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涉重金屬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推動主體功能區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等規劃“多規合一”。
《計劃》還制定了強有力的環保考核“指揮棒”,將完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評價實施方案,實行差異化評價,重點發展區側重經濟指標的評價,生態發展區側重資源環境和人民生活指標的評價,統籌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