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VOCs治理經驗分享
深圳市VOCs治理經過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理經驗:
一是堅持源頭控制為主,末端治理為輔的原則。
在開展工業企業VOCs治理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企業存在無組織排放,末端治理設施閑置以及二次污染物未及時轉移。這些現象都將企業的末端治理效果大打折扣,為此,深圳市要求工業涂裝企業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從源頭上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降低VOCs排放,同時要求企業建立原輔料使用量、末端治理設施運營情況及危險廢物轉移聯動等臺賬,以便接受環保部門檢查。
二是法規先行,編制特區技術規范。
推進企業開展VOCs治理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法律依據不足,排放標準太寬松的情況。為此,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積極協調市場監督局出臺行業技術規范,先后印發《建筑裝修裝飾涂料與膠黏劑有害物質限量》《汽車維修行業噴漆涂料及排放廢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家具成品及原輔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等地方標準,并協調行業協會采用“共同承諾、共同行動,統一標準、禁油推水,分區限時、同步執行,自律監督、違約賠款”的綠色環保共同行動方案,實現生產過程中VOCs的大幅減排。
三是分行業推進,杜絕行業內企業觀望。
行業內工業企業技術工藝相似,生產成本相近,不同制造企業相互觀望情緒嚴重。因此,在推進家具制造、電子制造、汽車維修、自行車制造、包裝印刷等行業VOCs治理工程中,市人居委采用整體推進、各個擊破的原則,由行業內規模以上企業率先改造,形成示范效果后在行業內迅速推廣,以此來最大程度減少由于企業相互觀望而造成的改造進度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的現象。
四是綜合應用經濟、行政等手段促進VOCs整治工作。
制定《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補貼辦法》,給予涉VOCs技術改造或治理企業一定額度的補貼。各環保主管部門按照轄區內行業特征分別完成若干VOCs治理示范項目,并鼓勵先進適用的VOCs處理技術開發、產品研發、設備生產等項目申報專項資金。協調市、區政府采購部門設置定點采購準入門檻,對辦公家私、印刷、汽車維修等政府定點招標采購企業強制要求使用低VOCs原輔材料。匯總市內涉VOCs排放港資企業名單,聯合香港環保署,通過清潔生產伙伴計劃督促在深港資VOCs排放企業進行治理。
五是相關方各盡其責。
深圳市成立了大氣污染防治辦公室(2015年正式轉為大氣環境管理處),有效利用治污保潔、藍天工程等各個考核平臺推進各方工作,在此基礎上,積極利用“深莞惠”“深港”等區域合作平臺加強區域大氣環境治理。
市發改委將家具、塑膠、制鞋等行業中VOCs排放量大的生產工藝或工序列入產業結構調整限制和淘汰類目錄。市財委印發大氣環境治理提升補貼辦法,保障VOCs治理的有效實施。市交委加強對汽車維修企業的監督管理,督促各企業完成水性化改造,完善末端治理措施。市市場監管委嚴格管控建筑裝飾裝修涂料銷售行為,杜絕銷售不符合特區技術規范的涂料。市住建局加強建筑裝飾裝修行業管控,對建筑裝飾裝修工地開展專項突擊檢查,對使用不符合標準涂料的企業進行處罰并記入施工誠信體系。各區環保部門加強轄區內VOCs排放企業監管,督促企業按要求完成水性化改造,完善末端治理措施,建立原輔料使用臺賬。開展大氣環境執法檢查,對未按照要求完成改造的依法予以處罰。配合市人居委開展VOCs污染源普查,落實特區技術規范的有效實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