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土壤污染追蹤---“元兇”初步鎖定
今年7月,新聞透視曾經報道過松江一片清拆土地,土壤遭嚴重污染、散發惡臭的消息。環保部門現場檢測后發現,這片區域的地表水污染物已超標一千多倍,但因證據有限,一時間還無法鎖定肇事者。而在經過兩個多月縝密偵查后,最近,給土壤下毒的元兇,開始浮出水面。
葉榭鎮八字橋村竹亭南路旁的這片被1500平米的白色大棚完全蓋住的地方,就是曾經被污染的清拆空地。如今,站在大棚外已經聞不到刺激性氣味。
而就在兩個月前,這里還是遍地油污,臭氣熏天。環保部門取樣檢測后發現,現場地表水樣本中,二氯甲烷超標1240倍,甲苯超標9倍,而空氣中,二氯甲烷超標40倍,甲苯超標15倍。
兩個多月后,調查已有初步結論。工作人員從現場地下2米和5米分別取樣土壤進行檢測,得到的數據顯示,其污染因子與從一墻之隔的"上海宇虹油品有限公司"地下土壤檢測到的物質完全匹配。
上海紡織節能環保中心總工程師黃中明介紹說,“我們在這里(松江)測到了三種并非常見的化合物,第一種叫磷酸三乙酯,第二種叫2-(乙硫基)苯并噻唑,還有一種2-(甲硫基)苯并噻唑,這些呢都是化工的中間體,或者是石油工業當中的中間體,或者叫下腳料”。
此外,松江環境監察執法人員進入工廠調查時,還發現了一處被深埋在地底的大型油罐槽。“地坪差不多是在30公分左右,向下再挖了十公分左右就見到了這個罐子”,上海市松江區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姚春云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這個罐里面儲存的是危險廢物,而且前期我們也扣押了超過3噸的廢物。就這點而言就構成了觸犯刑法”。
環保部門介紹,目前正會同公安部門,調查該企業是否涉違法處置危險廢物。一旦查實,將依法追究企業主體和責任人刑責。此外在經營方面,該公司也存在多處違規行為,比如卸油環節沒有安裝揮發性有機物的回收裝置、廢油儲放存在臟亂差等情況。根據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固廢法》,松江區環保部門已對該公司法人實施按日計罰。
姚春云解釋道,“我們今天給他罰了15萬,然后過了三天繼續這個狀態,那么我們就開第二張罰單。”罰款數額相應翻倍。
據了解,這家油品公司前身是松江鎮南助劑廠,存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1998年時更換過企業負責人,新法人接手后,在沒有對新增化學品裝置進行環評報批的情況下,就在廠區西南角緊挨農田處新建了一個油罐和攪拌壺,這些都屬于違法建筑。而像類似這樣的私人作坊型化工企業在葉榭鎮有200多家,都屬于技術落后的污染型企業。當地政府表示,近一年來,他們已對該類企業進行了調查摸底,目前,它們都已被列入三年清拆計劃中。
葉榭鎮副鎮長胡國軍透露,到目前為止,葉榭鎮共清拆了此類企業70多家,“那么今后我們想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胡國軍”。
土壤污染元兇找到了,那么這塊被污染的土地還能修復如嗎?專家介紹,他們已經制訂出針對性解決方案。首先將抽出地表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接著是凈化土壤,重點治理、修復遭重金屬污染的區域。
根據今年五月國務院最新頒布的"土十條",除了執行誰污染、誰治理的規定外,相關部門還將對修復土壤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蹤監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