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壤防治有了時間表
《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充分體現了福建特色,在地類上,考慮到福建果園、茶園等分布面積大,在農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等因素,把耕地和園地作為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的重點。資料圖片
林祥聰潘園園魏然
《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辦法》已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作為配套文件的《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這標志著福建完成了大氣、水、土壤三大環境污染問題防治實施方案的“最后一塊拼圖”。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
為實現目標任務,《實施方案》提出了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10條任務,共34項具體措施,每項工作都明確了牽頭和參與部門,便于貫徹落實。福建土壤治理從此有了軍令狀和時間表。
廣泛調研論證,“土十條”在全國率先落地
“民以食為天,土好才能糧好。土壤和空氣、水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子孫后代生存安全。”福建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福建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位于全國中等偏上水平,但是跟大氣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和不可逆性,提升防治能力刻不容緩。
立足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近年來,福建省在水、大氣、生態全優的高起點上,把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作為新的主攻方向。早在2006年,福建省就啟動了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2015年,福建省又對部分重點企業及原土壤調查中異常點位周邊土壤進行了加密調查,進一步摸清家底,并率先出臺了《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辦法》。
“權威性的前提是專業性。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和行業,地方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力量和相關人才相對缺乏。”這名負責人表示,福建省于去年10月啟動《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并邀請了起草國家“土十條”的專家團隊把關指導,同時深入福建各地、各部門進行廣泛的調研和論證,并反復修改完善,歷時1年后終于在全國率先出爐了《實施方案》。
體現福建特色,防治情況與干部考核掛鉤
“地方版‘土十條’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國家‘土十條’就完事,畢竟全國不同地區的土壤、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千差萬別,這就要求各地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實施方案。”福建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說,福建制定的《實施方案》不但要與國家“土十條”要求進行無縫銜接,不折不扣完成國家下達的“硬任務”,同時還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福建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政策銜接,確保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措施符合福建省情,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為了讓政策更接地氣,體現福建特色,《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在地類上,考慮到福建果園、茶園等分布面積大,在農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等因素,確定了全省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以耕地和園地為重點;在重點污染物上,基于對全省土壤污染狀況分析,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重點污染物治理項目;在重點監管行業上,根據福建省實際情況,確定了以有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電鍍、制革、鉛酸蓄電池等7大行業為重點監管行業;在重點監管區域上,提出將產糧大縣、蔬菜產業重點縣、果茶產業重點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城鎮建成區、畜禽集中養殖區等作為重點監管區域。
同時,《實施方案》的制定還堅持了問題導向、分類施策的原則。針對福建省土壤環境狀況,《實施方案》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作為兩大重點,并在切斷土壤污染來源、保護好未污染土壤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對不同地類提出針對性管控要求,將農用地分為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3個類別,分別采取相應管理措施,把污染防治關口前移,切斷污染來源。
《實施方案》還明確規定,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考核將納入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地方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內容,以及對地方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綜合考評的重要參考。
將啟動3個~5個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治理與修復典型案例
記者了解到,隨著《實施方案》的出臺,福建省還將在漳州、三明、南平等地市啟動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區建設,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啟動5個~8個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典型案例。
下一步,福建省環保廳將根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調查結果,適時公布全省及各設區市土壤環境狀況。建立公眾參與制度,實行有獎舉報制度,鼓勵公眾對污染土壤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鼓勵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以及民間環境保護機構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以社會共治的力量推動土壤治理工作。
福建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的出臺,不僅呼應了人民群眾對碧水藍天和田園凈土的期盼,也帶動了相關環保產業發展,有力促進就業。通過污染源頭管控、治理與修復等項目實施,推動工礦企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綠色化,將產生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實施方案》出臺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土壤環境日常監管執法,建立環保、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向環境污染‘亮劍’,讓土壤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這名負責人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