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度依空氣排名實施獎懲
天津市日前首次依據空氣質量月度排名對16個行政區實行經濟獎懲。今年10月空氣質量排名第一的西青區至排名第七的東麗區,可分別獲得140萬元~20萬元不等的財政獎補,獎補資金將全部用于大氣污染治理。這一舉措在天津市尚屬首次。
按月度排名實行階梯獎懲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對記者說,這個措施是按照《〈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考核和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補充辦法》(以下簡稱補充辦法)實施的。補充辦法第二條規定,天津市“按照生態環境損害補償的原則,依據各區每月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結果,對區政府給予財政獎補或扣減財力措施,并在媒體公布獎懲結果”。
記者了解到,補充辦法第四條對具體的經濟獎懲辦法和數額作了明確規定,即“月度空氣質量排名位于第8位和第9位的區不予獎懲;排名第7位的區,獎補20萬元,排名每靠前一位,獎補資金增加20萬元;排名第10位的區,扣減當年財力20萬元,排名每靠后一位,多扣減當年財力20萬元”。
依照上述規定,根據10月天津市各區空氣質量綜合排名結果,對西青區等7個區給予財政獎補,獎勵金額分別為:西青區140萬元、靜海區120萬元、濱海新區100萬元、南開區80萬元、津南區60萬元、寧河區40萬元、東麗區20萬元。對排名倒數的薊州區、武清區、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寶坻區、河北區分別實施財力扣減。
天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在2015年就發布了《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考核和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考核各區黨委、政府完成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及PM2.5、PM10濃度改善指標任務情況等,其中規定了限期整改、通報批評、約談、追責4種責任追究方式。
為調動治污積極性,今年出臺的補充辦法,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空氣質量考核獎懲機制,增加了經濟上的獎優罰劣,推動各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由“要我治”向“我要治”轉變。
溫武瑞說:“天津市環保局將加強對各區獎補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確保資金統籌用于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他表示,相信此次考核獎懲是各區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一個契機,受到獎補的區會總結經驗,加大力度,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扣減財力的區會吸取教訓,強化措施,鐵面、鐵規、鐵腕、鐵心治污,加快實現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按照空氣質量月度排名實行經濟獎懲,調動各區治污積極性,是天津市在新形勢下為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完善考核激勵機制上的一次有益嘗試,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各項大氣污染治理措施落到實處,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建立日通報、周調度、月獎懲制度
落實才是關鍵。溫武瑞告訴記者,當前,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只有采取硬措施,狠抓落實,才能保障年度目標實現。為此,從現在開始到年底前,全市將建立日通報、周調度、月獎懲制度,以天天應急的狀態進一步做好各項基礎工作。要用好年度目標任務完成進度和成效情況、排查污染源和治理整改落實情況、監管執法處罰情況、環境污染治理問責情況4個清單,設置各區空氣質量任務目標完成進度警戒線,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確保完成年度任務。
天津市目前正在推行各區政府“1+X+Y”治污模式,“1”指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總體治理方案,“X”指相關責任部門制定專項治理方案,“Y”指各街鎮、開發區逐一制定治理方案,進一步壓實屬地治理責任。
冬季是大氣污染的高發時期,冬季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是否有成效,直接決定著年度目標任務能否順利完成。溫武瑞對記者說,下一步,天津市將突出重點環節,狠抓專項治理,以供熱鍋爐、農村及城市散煤和煤質為重點,實施燃煤專項治理。科學、精準制定供熱鍋爐起爐計劃,全面加快農村無煙型煤配送進度,加大城市散煤治理力度。持續強化煤質管控,每半個月向社會公開煤質抽查結果,對劣質煤依法查沒,對相關責任人從嚴處罰。
以渣土運輸、施工揚塵和“三燒”(焚燒垃圾、荒草、秸稈)管控為重點,實施揚塵專項治理。嚴格落實施工工地“五個百分之百”控塵要求。重點加強堆卸地管理和夜間渣土運輸整治,堅決查處隨意變線、傾倒和無苫蓋等違法行為。利用無人機和衛星遙感,嚴查“三燒”行為。
以“散亂污”企業群關停和重點企業管控為重點,實施工業專項治理。組織各區對所轄各級工業園區開展大排查,通過嚴格執法,倒逼“散亂污”企業關停并轉。利用自動監控系統加強對鋼鐵、石化、供熱等重點企業的日常監管,實時監控排放數據,遇不利氣象條件時,采取24小時專人值守。
以重型貨車限行、施工機械治理和油品監管為重點,實施機動車和船舶專項治理。加快重型柴油貨車顆粒捕集器(DPF)安裝試點工作,持續開展重型柴油車、渣土車及非道路機械動態排查。加強油品監管,加大對非法銷售劣質油品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此外,天津市將加強聯合執法,形成高壓震懾態勢。針對施工揚塵和施工機械、機動車尾氣等污染問題開展部門聯合專項執法和異地交叉執法。進一步細化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強化落實,最大程度降低污染峰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