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計劃2年內整治47條黑臭河道
工農河等黑臭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進入收尾,21個小區完成排水達標建設,板橋老街等積淹水片區改造順利啟動……今年以來,雨花臺區“數管齊下”推進水環境治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按照規劃,未來兩年內,該區水務部門將力爭完成全區47條黑臭河道整治,同時以防汛消險為契機,改造多處積淹水片區和水利工程項目。
工農河是雨花臺區唯一上榜的“國考”黑臭河,700米長的永安花苑支流段是其中一段典型代表。由于歷史原因,附近居民區缺乏完善污水管網,生活污水長期直排入河,一到夏天,河水便臭不可聞,居民苦不堪言。今年9月,為徹底根除黑臭,總投資2800多萬元的工農河綜合整治工程正式啟動,工程重中之重便是從源頭截污。
7日下午,記者探訪工農河整治現場,在永安花苑支流段,工人們正在進行工程收尾,5座4米多深的截污井已經在河岸邊建成;在陶家圩,13套形似魚塘增氧機的微納米曝氣裝置正在河底安裝。項目代建方負責人張修豹介紹,目前,整個工程已完成95%。通過這些截污井,附近永安花苑、梅苑新村等居民區的生活污水全部被截留,隨后再經泵站抽到河對岸污水管網,最終匯入污水處理廠。此外,工農河及新板溝、鐵路西溝等所有支流共8公里長河道已完成清淤疏浚,并引入板橋污水處理廠中水進行補水。1500平方米人工水草、500平方米水下生物濾床等生態修復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整個工程將于12月底完成,屆時工農河將實現水清岸綠。
據統計,雨花臺區共有各類河道56條,其中達到輕度和重度黑臭的河道有47條,按照規劃,該區將力爭在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工作。其中,新農花河、路線河、黃村溝等24條黑臭河道已列入明年重點整治計劃。
污水入網,水環境質量再提升
要想從源頭治理河道黑臭,首先要做到生活污水排放達標。在推進黑臭河道整治的同時,雨花臺區污水管網也在同步完善。今年以來,該區鐵心橋等地區21個小區排水達標建設任務已全部完工,所有污水已切換到城東三期污水處理廠。
雨花臺區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區已完成215公里的主次干管建設,全區排水達標區創建共完成93個小區、519公頃,還有2280公頃小區和企事業單位的創建缺口,100多家老舊小區、新建小區要整改。鑒于此,該區正按照全市統一規劃和部署,分年度、分片區加緊推進排水達標區創建工作。按照規劃,明年該區將對秦淮新河沿線9條支流及沿線24個排口進行治理,采取疏通管網、控源截污、清淤、生態修復等工程措施,全面控制污水進入秦淮新河。同時新建一批污水一體化裝置、調蓄池等設備,新建管網18.4公里,清疏檢測管網54公里,創建排水達標小區和企事業單位148個。
多處積淹水片區同步實施改造
在板橋河入江口附近,擴建一新的板橋河閘今年已投入運行。由于近年來上游城市建設加快、管網增加,原河閘已不能滿足行洪需要。經擴建后,河閘泄洪能力提升3倍,防洪調蓄能力得到提檔升級。板橋河閘蓄水水位抬高后,這里還將變成一處水上景觀。
板橋河閘是雨花臺區以防汛工程帶動水環境提升的縮影。今年來,雨花臺區進一步加強防洪排澇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對骨干河道、丘陵山區撇洪溝進行堤防加固,加快對積淹水片區改造。按照規劃,工農河雙學橋段、南河西善橋老街段等9處被列入水利工程消險計劃,目前項目設計招標已完成;賽虹橋街道尤家凹、菊花里小區等10處被列入積水點消險改造項目。明年汛期前,上述地區有望告別“逢雨必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