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渣新利用 修公路更環保
近日,葛洲壩水泥公司(簡稱“水泥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瀝青混凝土用鋼渣集料的生產方法》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至此,該公司在新型道路材料業務領域所取得的發明專利增至4件、實用新型專利1件。
新型材料打破資源困局
隨著全國交通投資規模的攀升,“十三五”期間,僅高速公路就將新增通車里程4.6萬千米。
高速公路建設材料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玄武巖資源,隨著這些礦產資源的日益減少,尋找可替代材料成了水泥公司研究人員的重要任務。
從環保部門披露的資料看,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工業鋼渣,在堆放時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與開采天然資源進行加工提煉相比,廢料加工利用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更小。
2013年11月,水泥公司致力于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進而打破資源枯竭困局的攻堅戰逐步鋪開。
“我們經過反復對比研究和充分驗證,發現運用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廢棄鋼渣的再利用,從而大大減少道路建設對礦石原料的依賴,有效應對資源枯竭的問題。”水泥公司道路材料業務技術顧問謝君說。
校企聯合攻克技術瓶頸
在道路材料樣品展覽室,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鋼渣集料樣品。“現在看到的這些直徑不等的鋼渣集料顆粒,是根據客戶道路鋪建的需要進行分級篩選出來的,不同規格的料子在鋪路的時候用途不一樣。”水泥公司聶珊介紹說。
傳統的鋼渣利用方式較為單一,且對廢棄鋼渣資源的利用率不高。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水泥公司積極尋求與外部的合作。
“我們最終找到了武漢理工大學,共同組建起研發團隊,提出了全組分梯級利用技術,就是將廢棄的鋼渣碎成不同大小的粒料,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不會有任何的浪費。”聶珊坦言。
目前,水泥公司“高等級路面用鋼渣集料產業化示范”項目已成功申報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鋼渣全組分梯級利用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獲得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水泥公司還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同建立了“工業廢棄物梯級利用技術研發中心”,中心已通過湖北省科技廳認定,成為雙方合作共贏的示范窗口。
聶珊介紹:“這種產品是國內第一個利用鋼渣研發生產的道路建筑材料,它的高溫抗車轍能力、抗滑性能及耐受力、降噪和排水性都非常好,甚至優于一般的玄武巖材料。”
如今,水泥公司“三峽”牌瀝青混凝土鋼渣集料、路用鋼渣養護集料、鋼渣抗滑集料等種類齊全的鋼渣系列產品,已能夠100%消納固體廢棄物,達到零排放。
借助平臺提升發展高度
“最初,客戶對我們的產品不了解,也擔心產品質量的可靠性,所以市場開發困難很大。我們通過鋪筑鋼渣瀝青路面試驗段來讓客戶感受實際效果,經現場鉆芯取樣檢測,鋼渣瀝青路面各項技術指標合格,性能穩定,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謝君指著從試驗段取回的鉆芯樣品說道。
一流的技術確保了穩定的質量,科學的驗證打消了客戶的顧慮。“三峽”牌鋼渣集料系列產品已先后應用于二廣和大廣北高速養護工程、宜張高速路面新建等重點項目,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實現了產品的多領域應用。
在開拓產品市場的同時,水泥公司還積極順延產業鏈條,將目光瞄準新型材料的研發及應用,開展集“產品、技術、施工、服務”于一體的道路工程總承包業務。
談及未來發展時,聶珊透露:“綠色環保是我們發展道路材料業務的基本要求,近年來,葛洲壩集團加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環保業務做成了行業標桿。水泥公司道路材料業務將以鋼渣產品為突破口,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及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應用。我們將借助葛洲壩集團在PPP、環保、投資等方面的平臺優勢,打開道路材料業務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新局面,提升企業發展新高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