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下水壓采成效顯現
記者日前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經過3年多綜合治理,河北省初步形成了“確權定價、控管結合、內節外引、綜合施策”的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模式,地下水壓采成效顯現,3年累計形成農業地下水壓采能力22億立方米。
河北省自2014年正式啟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3年多來,累計投入資金245億元,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范圍由4市49個縣(市、區)擴大到9市115個縣(市、區),實現了地下水漏斗區全覆蓋。
目前,已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064萬畝,整治河渠10415公里,增加蓄水能力1.43億立方米,安裝灌溉取水計量設施4.72萬套。實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面積537萬畝,關停城市自備井1900眼、農業灌溉機井4190眼,新增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站1690處,壓減小麥種植面積104萬畝。
同時,河北省按照“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的要求,在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區積極推進農業水權水價改革,發放農業水權證1033萬套,落實農業水價改革面積851萬畝,發放“兩證一書”(農業水權證、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權證、工程管護目標責任書)13.6萬套。初步探索形成了農戶流轉、政府回購、平臺交易等水權交易方式和“一提一補”“超用加價”等水價改革模式,為持續節水奠定了基礎。
據第三方評估,近年來,河北省試點區淺層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減緩,深層地下水60%的面積呈現回升態勢。其中,2015年降水為平水年,試點區淺層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52米減少到0.42米,深層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1.04米變為上升0.46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