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白洁少妇系列h,小小水蜜桃免费影院,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大同靠實干拭去“煤都黑”

更新時間:2017-03-01 09:29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閱讀:2096 網友評論0

  

近年來,大同市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資料圖片  

大同市環境監測人員在迎賓大橋上進行環境質量監測。  

大同市大力實施企業出城入園,現已建成七大工業園區。圖為塔山循環經濟園區。  

◆本報記者李景平王璟通訊員劉守文趙麗  

這個冬季,山西省大同市的天被刷成了藍格瑩瑩的“藍”。  

 作為山西最北的煤炭資源城市,大同環京津冀,連晉冀蒙,地處晉北盆地,擴散并無優勢,卻一舉從霧霾中突圍。2016年,大同市全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優良天數達到314天,超山西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53天;優良率達到86%以上,高于省定目標近1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之優,居山西之首。  

 大同擁有了與過去“煤都黑”完全不同的“大同藍”。這是如何實現的?  

1“煤都黑”讓大佛披黑裟,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  

 大同是我國重要的煤炭重化工基地,境內含煤面積632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376億噸,是我國能源工業的重要支柱,被稱為“煤都”。從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來說,過去煤炭產業在全市工業經濟所占的份額超過50%。  

 但是,“一煤獨大”也給大同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2005年,大同曾因空氣污染居全國第三而被列為全國“黑三甲”城市。“煤都黑”對城市發展和城市形象造成嚴重影響。當時,“云岡大佛披黑裟”成為大同環境污染給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旗號抹黑的真實寫照,而當時大同老百姓最奢侈的生活愿望是,一件白襯衫從早穿到晚,衣領還是干干凈凈的。  

對于大同來說,要改善空氣質量,改變傳統產業結構勢在必行。  

 大同市“將生態與環境質量逐年改善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要求”,用環境保護倒逼落后行業進行調整,積極引導、推動傳統行業轉方式調結構。  

 近些年來,大同市積極推進產業錯位發展。2010年,大同市三次產業比例為5.2∶48.7∶46.1,而2015年已經調整為5.3∶41.8∶52.9,三產超二產11.1個百分點。非煤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0.9%,同比上升13.6個百分點;煤炭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9.1%,同比下降13.6個百分點。  

 大同市以文化旅游產業為龍頭、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積極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化解落后產能375萬噸。實施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工程、現代服務業發展工程、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工程、能源產業創新工程、特色農業增效工程,構建起具有鮮明特點、支撐多元、布局合理、鏈條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煤與非煤產業同時做強。同煤60萬噸甲醇項目、晉北物流園區、大同通用航空制造產業園、裝配式綠色建筑集成產業基地、大同熊貓電站等一批優勢產業項目強力推進,與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相互補充,互相促進,形成煤與非煤產業同時做強,產業結構可持續化的良性循環。  

2集中供熱和天然氣覆蓋率均超九成,古城煥發新生機  

 由于煤炭資源豐富,大同市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并不稀奇,如何減少煤炭使用量才是關鍵。  

 為減輕燃煤帶來的污染,大同市專門劃定了89平方公里禁燃區,區內嚴禁使用原煤,推廣清潔能源。多年來,大同市拆除燃煤鍋爐3000余臺,減少燃煤量約189萬噸,減排煙塵9070噸、二氧化硫15120噸、氮氧化物6840噸。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578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覆蓋率達到99.7%。發展天然氣用戶68.4萬戶,覆蓋率達98.7%。新建建筑中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達到81%。  

 大同市在大力推進古城復興的同時,著力解決古城平房戶燃煤污染問題。古城內原有平房居民4萬戶,年產生二氧化硫1280噸、氮氧化物290噸、煙塵1920噸,面源污染非常嚴重。  

 面對這一問題,大同市委、市政府以政府補助、專項資金支持和相關縣區配套的方式,每年冬季向古城內平房居民每戶免費發放一噸環保型煤,優惠(成本價)提供兩噸環保型煤。2015年~2016年兩年間,大同市用于型煤補助的資金達到2000萬元。在古城復興過程中,這項惠民政策進一步擴大至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有2.2萬戶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平房居民從中受益。  

 據統計,大同市古城內平房居民已由原來的4萬戶減少至1000戶,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1250噸、氮氧化物282噸、煙塵1870噸。大同市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2.2萬戶平房居民使用型煤,每年減排二氧化硫246噸、氮氧化物80噸、煙塵527噸。  

 此外,為了有效改善用能結構和人居環境,大同市還在陽高縣大泉山等村、渾源縣荊莊等村,實施共計2050戶的“煤改電”采暖電氣化試點工程,項目完成后預計每年可節約0.64萬噸標煤,約折合0.91萬噸原煤,年減排二氧化硫145.6噸、氮氧化物26.7噸、煙塵218.4噸。  

 大同市還積極發展新能源工業,新能源基地建設項目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一期100萬千瓦項目已成功并網。全市風力發電總裝機165萬千瓦,光伏發電裝總計155萬千瓦,分別占到山西省的23%(724萬千瓦)和53%(292萬千瓦)。  

3控制多污染因子,合理確定污染治理方案  

 大同市委、市政府合理確定區域環境質量目標,大同市環保局根據環境質量目標核算相應的環境容量,確定大氣污染物的綜合治理方案。  

 大同市建立科學系統的環境監測體系,展開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控制。現在,大同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現場端自動監控設備安裝率、驗收率、比對考核率均達100%。52家污染源國控企業均建立紙質和電子檔案,無人機執法、網格化執法和污染源在線監控綜合執法手段強硬有力。  

 大同市發揮市縣聯網機制,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形成了網格化檢查、流動式巡查、區域性督查三級督查機制,條塊結合,動態監管污染源,通過強化管理手段夯實區域聯防基礎,確保工作不留死角。  

 大同市加強對燃煤電廠、水泥廠脫硫、脫硝、除塵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市區7個火電廠共計717萬千瓦機組達到新的國家排放標準,國電大同發電公司、漳澤電力集團同煤塔山電廠、同煤集團同達熱電公司、大唐國際云岡熱電公司的全部或部分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水泥行業全部完成了脫硝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粉塵防治設施的提標改造工程。  

 實施山西漳電大唐塔山發電有限公司#1、#2等5家電力企業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減排二氧化硫17140噸、氮氧化物7100噸;實施廣靈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水泥企業脫硝工程,減排氮氧化物810噸。  

 VOCs治理同樣不容忽視。按照《大同市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實施方案》,12家制藥、表面噴涂、有機化工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治理全面開展。大同市30家重點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有29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中產生的59項中高費方案,實施率93.2%,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十二五”末與“十二五”初相比,大同市二氧化硫凈減排19.65%,超規劃目標121%;氮氧化物凈減排21.92%,超規劃目標32.84%;煙塵凈減排11.33%,超規劃目標74.31%;粉塵凈減排8.87%,超規劃目標10.88%。  

4全民共努力,迎來“大同藍”  

 大同市委、市政府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化和法治化,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形成了“大同藍”的組織保障。  

 大同市著力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建立了環境保護工作協同治污、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三大機制,提高區域聯控實效。對各區(縣)污染防治工作的監測、監管、評估制定統一規則。針對重點企業和行業進行重點監控。  

 目前,全市所有區(縣)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網基本形成,擺脫以往“單打獨斗”的模式,尋求全市各主體的聯防聯控。環保、公安、商務、財政、交通5部門聯合推進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工作,近兩年共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30182輛。大同市環保與氣象部門聯合建立重污染天氣會商機制,運用氣象預報與重污染天氣預警雙平臺,開展重污染天氣會商,并依據會商結果進行空氣質量潛勢分析,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  

 去年,大同市雖然沒有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但是卻在山西省調度令指導下,根據市氣象、環保空氣質量會商情況,開展全市不利氣象條件應對工作。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大同市先后出動環境執法人員500余人(次),全部下沉至街道社區和污染點源,實行夜查、突查、日查、巡查、督查“五查”措施,共檢查企業300家(次),下達行政處罰699萬元,其中按日計罰290萬元。  

 “大同藍”也是大同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共同守護的綠色成果。大同市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監督污染問題,通過媒體曝光、定期通報、暢通舉報渠道等方式提高公眾環保參與度。  

 大同市還建立區域環境監管機制。注重信息的公開化,確保公開的信息準確、統一,并建立統一的監管標準,包括相關執法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形成一致的執法標準和尺度。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公布燃煤鍋爐處罰名單、通報秸稈火點情況、環境違法企業整治處罰情況等,接受社會監督。  

 大同市出臺環境污染有獎舉報辦法,設立500萬元的污染舉報獎勵,實現“12345”政府熱線、“12369”環保熱線和“12369”環保微信“三平臺”無縫對接,每年受理調處環境信訪2000余件,件件有落實,案件辦結率和回訪率均達到100%。  

 在不懈的努力下,大同告別了“煤都黑”,迎來了“大同藍”,連續幾年在山西省地級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名列前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大同靠實干拭去“煤都黑”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