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延平區整治養殖污染明晰責任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自今年2月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整治以來,已見成效。經環境監測部門對轄區內30條流域水環境跟蹤監測,部分流域從劣Ⅴ類水質提升到Ⅲ類水質。
記者在延平區南坪溪、西塔溪、留墩溪、大作溪4條小流域看到,昔日受畜禽養殖糞便污染、惡臭熏天的溪流開始變清,不時見到有鷺鷥在溪流中覓食。
小流域水質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是舉全區之力整治流域畜禽養殖污染的結果。
◇用好第三方測繪數據
自今年2月市、區兩級召開集中整治延平區畜禽養殖污染動員大會后,市、區兩級抽調196名領導干部參與到夏道、爐下、太平、西芹、塔前、樟湖6個重點鄉鎮的整治行動之中。對整治工作明確目標和要求,圍繞講清楚、拆清楚、清清楚、管清楚、寫清楚5個重點工作內容,細化職責分工,對抽調到6個重點鄉鎮的干部及市、區兩級環保、國土、電力等執法部門人員,按照統一安排,進駐鄉鎮(街道)開展養殖違法行為查處。
在“攻堅戰”行動及“持久戰”工作的基礎上,通過核減養殖場第三方測繪調查數據和分類篩選,摸清全區現有禁養區內養殖場、250頭以下養殖場、未升級改造達標排放或零排放養殖場數量。各鄉鎮(街道)運用養殖場第三方測繪調查數據,進一步核實后制定轄區養殖場整治方案,明確整治措施及時間節點,做到“一場(戶)一策”,并將責任分工到人。
◇多舉措強力治污
延平區多措并舉,采取有效手段整治畜禽養殖污染。
一是“拆”。全面推進禁養區內養殖場、250頭以下養殖場、南坪溪、徐洋溪、吳丹溪流域未升級改造達標排放或零排放養殖場、南坪溪流域養殖場及徐洋溪文田村至龍景橋段養殖場等養殖場的清欄及拆除工作,推進6個重點鄉鎮所涉及流域沿線養殖場加快清欄工作。
二是“轉”。對自愿拆除養殖戶的轉產轉業意愿進行摸底,鄉鎮(街道)、人社、婦聯等單位有針對性增加就業指導,提供就業信息。
三是“治”。畜牧部門加大指導力度,加快可養區內養殖場自行治理,推進規模養殖場升級改造,同時加快長萬水庫及瓦口洋水體應急提升治理,目前綜合整治工程已完成80%。
四是推行生態養殖。針對重點流域及316國道沿線區域,在拆治基礎上,探索建設“生態化、立體化、模塊化、智能化、防疫化”的現代立體生態養殖小區,制定《延平區現代化生態立體養豬場(小區)建設方案》。完成涉及6個重點鄉鎮的8個生態養殖小區選址。
截至3月底,延平區完成清欄養殖場4782家,拆除養殖場4381家,拆除面積367.55萬平方米,削減生豬兩百多萬頭。
◇部門聯動綜合發力
延平區多部門協作綜合發力,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環保、林業、國土、農業、市場監督、電力等部門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養殖場違法排污,非法占用耕地、林地,不按照規定繳納第三方治理費、違規建設通水設施等行為。
截至3月底,延平區環保部門共檢查185家養殖場,對飲用水水源上游、閩江、富屯溪、建溪部分流域污染狀況進行排查,對違規排污、違建養殖場進行立案查處;對110家畜禽養殖場做了現場勘察筆錄;對23家畜禽養殖場做了調查詢問筆錄;對10家畜禽養殖場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對8家畜禽養殖場下達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決定書;辦結畜禽養殖場行政處罰案9件,罰款金額32萬元。
延平區畜牧管理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47人(次),督查鄉鎮畜牧獸醫站監管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廠及病死豬收集點256廠(次);對持兩證規模養殖場的安全生產、減豬減欄、污水處理設施和病死畜處理方式,開展督查187家(次)。
延平國土分局對全區占耕地養殖場完成摸排,累計出動3836人(次)參與查處、督促、選址等工作,立案調查36宗,對各當事人做了調查筆錄,并對養殖場現場進行了勘測,發放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253份。同時,協助做好生態養殖小區建設選址及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工作,實行“容缺審核”,做好先建選址地點的8個養殖小區的設施農用地的備案報送工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