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柴油車污染怎么管?
重型柴油車雖然數量相對較少,但排放量大,污染嚴重。農貿市場一般緊靠城區,運輸主要依靠公路貨運完成,重型柴油車數量較多、單位面積排放強度大。筆者認為,治理農貿市場重型柴油車污染,需要發揮環保部門統一監管作用,落實車企社會責任,鼓勵市場實現自治。
發揮統一監管作用,各司監管職責。目前,治理農貿市場重型柴油車污染,屬地環保部門主要采取現場執法檢查方式。面對數量巨大的超標車,這種末端監管治理遠不能適應治理工作的需要,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為此,要發揮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作用,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誰監管誰負責。要強化對在用車的源頭監管,嚴格落實車輛注冊登記制度,誰注冊誰負責。要強化對在用車的日常監管,嚴格落實車輛環保年檢制度,誰年檢誰負責。要強化對在用車的執法監管,嚴格落實車輛I/M(檢查/維護)制度,誰維護誰負責。要強化對在用車的守法監管,嚴格落實車輛環保誠信制度,誰違法誰負責。
落實車企社會責任,嚴格召回制度。在日常執法檢查中,筆者發現假冒國三國四的重型柴油車數量不在少數,幾乎全部為外埠車。治理假冒車,目前屬地環保部門主要采取下達限期治理通知和現場處罰方式。但由于這些車流動性強,加之現有法律法規不配套,處罰難以執法到位,限期治理通知往往成為一紙空文。為此,要落實車輛生產企業社會責任,嚴格召回制度,誰生產誰負責。嚴格落實機動車環保缺陷召回制度,通過強化執法,發揮經濟杠桿作用,規范市場經營環境,倒逼企業不能造假、不敢造假、不想造假,從源頭上堵住假冒車。
鼓勵市場提質升級,深化企業自治。農貿市場重型柴油車治理工作必須做到市場發展穩定與環境保護共贏。做好治理,屬地環保部門需要改變以往在執法監管中單打獨斗的工作模式。要鼓勵農貿市場提質升級,深化企業自治,誰經營誰負責。在北京,農貿市場重型柴油車污染已引起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在疏散非首都功能的大形勢下,市場也感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危機,開始主動求醫問策,配合環保部門執法工作。政府要借此契機完善綠色市場標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嚴格準入制度,鼓勵市場自清門戶,倒逼市場深化自治,真正實現全民共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